最後皇帝給石炳生的判決,是革職,永不錄用。
之前還嚷嚷著要讓皇帝將好官石炳生給放了的百姓,在聽完聖旨後,話鋒一轉,直接開始歌頌皇帝真的十分的仁德。
石炳生犯了那麼大的錯,皇帝沒有殺他,只是將他革職。
卻不知道,這件事裡,石炳生已經失去了所有,他沒了功名,也沒了名聲。
因為皇帝將他直接釘死在了恥辱柱上,他沒有管理好石家,沒能做到明察秋毫,給整個石家帶去了難以磨滅的恥辱。
聖旨下達的第二天,之前在京城中到處宣揚的聲音就不見了。
以後也不會再出現。
短短四五天,輿論大反轉,沈玉耀看了一場皇帝布置的殺局,皇帝的對手,想要撈一把石炳生的人,輸的遍體鱗傷。
石采文用去合川為代價,求她不要讓石家淪落到鄭家一樣的下場。
沈玉耀做到了,當時她還覺得石采文想太多,石炳生犯得那點兒事,怎麼可能跟鄭家比。
她同樣想過皇帝可能會鳥盡弓藏,但她沒想到,後續會發生這麼多事。
沈玉耀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朝堂上的大臣,他們是被裹挾著前進的。
很多時候,他們做的事情不是他們自身意願,而是一個利益群體的意志。
就好像此次石炳生的事情,若光是石炳生自己,他肯定不會煽動百姓。
他既然選擇直接將石曉曉爆出來,那就是已經做好一切準備,不打算掙扎了。
是外面的人在自作主張想要幫他,結果弄巧成拙。
一切塵埃落定,沈玉耀再次站在了皇帝面前,皇帝又問她,「這件事,你打算如何處理?」
皇帝希望沈玉耀能明白下手要狠,手下留情會後患無窮的道理。
「按照父皇的旨意便是。」
「你覺得不好?」
皇帝有些驚訝,他還以為看到有人煽動民意,逼迫君主的時候,沈玉耀會很不高興。
沒有人喜歡被別人教做事,更不要說還是被別人強逼著按照他人的想法去做事。
為帝者更是如此,說一不二的皇帝,更不可能任由一群不敢露頭的鼠輩指揮。
但是沈玉耀一點兒都不生氣,甚至還覺得他做的不太對?
沈玉耀點點頭,「利用百姓的人,不止是對方。」
皇帝不也在煽動民意嗎?只不過他用的方法更加光明正大。
從始至終湊沒有人真的在乎過百姓的想法是什麼,貴人們只知道,自己需要百姓們想什麼。
如此肆意妄為的操控百姓,讓百姓如同傻子一樣,在他人劃出的範圍里打轉,沈玉耀看了很不舒服。
皇帝眯著眼,看了沈玉耀一會兒,最後嘆口氣,「玉陽,你會被百姓擁護,但你永遠不是一個好皇帝,也不會成為讓人交口稱讚的皇帝。」
因為沈玉耀的想法,和大多數高官顯貴格格不入。
她竟然,會將自己放在百姓的位置。
要不是確定沈玉耀沒被人冒名頂替,皇帝幾乎都要以為站在他面前的不是真正的沈玉耀,而是一個原本是平民的人。=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