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頁(1 / 2)

不然這兩人為什麼先後都將她視為替身呢?

「皇帝,這場仗一定要打嗎?皇帝可知,那佛國可不是猶如一盤散沙的草原,佛國的僧人,既是僧人,也是士兵,他們都對佛國有著非同一般的信仰,他們悍不畏死,若是想要將佛國滅除,必定要付出不小的代價!」

「自高祖皇帝建國至今,不過三十三年,三十餘載,一大半的時間,大莊在西北邊關與那些蠻荒之族鬥爭不休,耗費無數金銀錢財,糧食人命,才換來兩三年的太平日子。」

「現在,皇帝又要再起戰事,須知窮兵黷武,非仁德之君所為!難道皇帝就不怕史官之筆,人言可畏嗎?難道皇帝就不怕,那些人議論皇帝是跟腳不穩嗎?」

太皇太后的勸說十分堅定,似乎全都是為大莊考慮,沒有絲毫自己的私心一樣。

真是聽著好生大義凜然。

但是沈玉耀只覺得好笑。

「皇祖母,朕乃是先帝選定的太女,名正言順繼承皇位之人,不管朕是仁君,還是暴君,這位置來的都光明正大,史書之上,無人能置喙。」

沈玉耀將太皇太后沒有說明的東西補全了,那就是太皇太后認為她是個暴君,以及太皇太后認為她如果一意孤行,會被史官後人質疑是得位不正,才如此急功好利。

沈玉耀的底氣很足,先帝這點做的很好,沈崇知道公主繼位本就是千古未有之事,而他想要沈玉耀的位置更穩一些,必須占上大義的名頭。

位置名正言順,非太女繼位莫屬。

太皇太后再想挑三揀四,面對沈玉耀的這段話,她都無話可說。

沈玉耀的理由實在是太過充足。

「爾殺叔伯,難道能在歷史上留下仁德之名嗎?」

太皇太后被沈玉耀頂撞之後,氣的腦子發昏,直接問出這個問題。

問完她就愣了,這話天下人說得,她說不得。

若是被傳出去,沈玉耀的名聲就算是徹底壞了,因為到目前為止,並沒有她真實殺害親人的記載。

叔伯,說的並不只是一個普樂,還有之前的敬王。

「太皇太后,您年紀大了,大抵是得了些老病,竟開始說些胡言亂語,青蘭,攙扶太皇太后回去,讓太皇太后好生休養身子,莫要到處亂走。」

沈玉耀直接命令青蘭,是因為今天太皇太后沒有帶著青珍,青珍年紀大了,身體不好,不能常伴太皇太后身邊。青蘭很聽青珍的話,更聽沈玉耀的話,畢竟如果沒有沈玉耀,就沒有今日的她。

太皇太后還想說話,青蘭直接上前,攙住太皇太后的胳膊,行禮道:「謹遵陛下旨意,太皇太后,奴婢這就去喚太醫,為太皇太后診治身體。」

太皇太后被一個奴婢逼迫,氣得臉都青了,但是她身體是真好,一把年紀上這麼大火,愣是神情清明,身體筆直站著,沒有一絲要倒下的模樣。

可見太皇太后還是有自己的風骨的,並不想仗著年紀大,就在這兒碰瓷沈玉耀。

沈玉耀很讚賞太皇太后這種品質,所以她在太皇太后臨走前說道:「只要查出柳暗花一事與他無關,朕保證,大莊與佛國的戰爭不會牽扯到他。」

這個他是誰,她們心知肚明。

太皇太后聞言,鬆了一直僵硬的後背,從背面看,精神抖擻的老太太,瞬間老了十來歲,花白的頭髮真實顯露出她不算小的年齡。

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還要給小輩操心,她也是不容易。

沈玉耀給出承諾,但心裡並不覺得這件事會跟對方毫無關係,沈玉耀沒有什麼準確的證據,但是她直覺如此。

大多數情況下,沈玉耀的直覺都很準確。

佛國國內,虎視眈眈的大莊軍隊已經在邊境集結,面對這條情報,高層貴族們依舊沉浸在聲色犬馬中,並不在乎。

真正憂心憂國者,早就對這個國家失望,他們轉而去跪拜佛寺,希望大慈大悲的佛祖,能降下一個救世主,讓他們脫離苦難。

如果萬民的請求能夠直達天聽,大慈大悲的佛祖如果真的能幫助他們,第一件事就是降下神雷,劈死那群披著人皮,趴在無數人身上吸血的貴族「高僧」。

但是這世上沒有神仙,皇帝如果不夠英明,也不可能拯救他們。

這個時候,沈玉耀來了。

最新小说: 《恶役千金居然是伪娘!》 美男被日哭【双肉合集】 以爱为名的圈养(abo/管教/sp) 炮灰逆袭手册(共妻手册) 清冷美人受难记 [綜漫] 陰濕男鬼如何與琴酒達成HE 海上求生:女配她好運爆棚了 快穿:職業瘋批 一級僱傭 《種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