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只烏雅氏深信不疑,在心裡埋下了怨恨的種子。
恨胤禛讓胤祚早產,恨宜妃之子嚇得胤祚生病,更恨孝懿皇后借著宮規,不允許太醫院所有太醫都去永和宮給她尊貴的兒子救命……
她恨得太多了,直到胤禛登基,這份恨意終於有了出口。
胤禛唇角的笑意變成了苦澀。
「朕當年在額娘懷著身子的時候,告訴她朕無法跟孝懿皇后生分,有孝懿皇后令人暗中引導之故,更因為……」
他偏開頭看著窗外,飛快轉動著佛珠,艱難承認——
「朕那時太任性,自打額娘懷了小六,許久不再叫人給朕送點心衣裳,也不再帶話給朕,偶爾見朕,只為了問朕孝懿皇后的動靜,朕……嫉妒,選了不合適的時間說了些難聽的話。」
事實上,他不只嫉妒,更委屈,也不甘。
為何同樣是額娘的孩子,額娘對他只有利用?
即便他只是個孩子,也看得出額娘看著肚子的眼神多麼溫柔,又多麼重視那個孩子,那是他從來沒得到過的溫情。
可再多理由,也礙不住他確實做錯了。
對一個情緒不穩定的孕婦,還是自己的額娘,說自己不會選擇生母,也不會疏遠跟她不對付的養母,氣得她動了胎氣早產,這件事他無從辯駁。
所以在往後的歲月中,無論烏雅氏私下裡做過多少過分的事,他都只是默默忍著,當作為自己贖罪。
胤禛緩了下心緒,平靜道:「朕登基時,皇阿瑪的身子不好,並未出現在登基儀式上,傳位詔書滿蒙漢三種文字,一式三份,宣讀了三遍。」
「滿漢文字的旨意,朕的名字和允禵的名字讀起來一模一樣,當時額娘的表情就不對,只是當時她因著規矩還在暢春園,朕並未及時發現。」
「等朕接她回宮後,漸漸地,通過周嬤嬤,朕才知道,她和烏雅嬤嬤都覺得,是朕搶了老十四的皇位,只是老爺子病糊塗了,才會選了朕這個……無情無義之輩。」
耿舒寧:「……」她第一次,對一個人這麼無語,吐槽都沒地兒下口,槽點實在是太多了。
胤禛甚至格外冷靜地分析,「萬幸皇阿瑪健在,若朕繼位時,皇阿瑪……也許額娘會直接在宮裡發瘋,朕一點都不會意外。」
耿舒寧更:「……」不得不說,四大爺,你真相了啊!!
第112章
正史上,在胤禛繼位後,被親兒子封為仁壽皇太后的烏雅氏,以「欽命吾子繼承大統,實非吾夢想所期」一句話,給了八爺黨和與雍正不對付的朝臣攻殲他得位不正的機會。[注]
現在自家這位老天爺餵飯吃的藍盆友,一臉悲涼冷靜地分析,絲毫不差,叫耿舒寧覺得……有點心疼。
怎麼說呢?
胤禛打小就是那種言簡意賅,開口就噎死人的性子,又是個皇子……老實說,耿舒寧覺得他小時候有點青春疼痛文學的意思。
哪怕爹不疼娘不愛,胤禛好歹也是皇貴妃養子,生母得寵,宮人輕易不敢怠慢,金尊玉貴養著,沒人敢給他挫折叫他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