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來找季綰的。
見季綰走來,曹蓉找回些場子,發揮著場面人的作用,將季綰拉至身邊,「怎麼才來啊?娘娘等你許久了。」
與德妃往來數十日,私下已無需見禮,但當著婆母和妯娌的面,季綰還是盈盈曲膝,恭敬道了聲「娘娘萬福。」
德妃攜禮而來,加上身份擺在這,說出的話落在沈家人頭上自是分量極足。
不同方才的客氣清冷,德妃熱情地拉過季綰,「本妃是受太子之託,前來替馥寧公主賠不是的。」
話落,沈家人大為震驚,一是沒有聽說季綰與宮裡的帝女有隔閡,二是因那句「受太子之託」以及「賠不是」。
能讓帝女賠不是的人,掰手指都能數得過來吧。
季綰也有些吃驚,但仔細一想,辨析出端倪,太子肯屈尊紆貴間接替胞妹賠不是,八成與沈栩有關。
想必是沈栩對馥寧公主給予了回擊,矛盾展開在了太子面前。
德妃命人抬上兩大箱子珠翠羅綺,「太子的心意,這事兒咱就算翻篇了。」
太子都出面了,想不翻篇也不行,季綰點點頭,沒有客氣退回,那樣反倒拂了太子的臉面。
場面活兒做完,德妃睃趁一圈,沒有尋到某人的身影,「安鈺呢?」
這可把季綰問住了,傍晚帶著羞憤回到新房後,她就閉門不出,沒刻意打聽君晟去了哪兒,或許正在書房中。
德妃雖是女客,卻是承了太子人情來做和事佬的,作為臣子,即便不露面也該有所表示才是,怎可不現身?
微微尷尬下,季綰扯個慌,替君晟掩飾失禮,「他不在家中......」
沒見著君晟,又與沈家人無話可敘,德妃沒有久留,帶著一眾宮人離開,在季綰送她至巷子口時,附耳小聲道:「不必記太子的好,不過是有利可圖罷了。」
「明白。」
德妃喜歡與聰明人打交道,卻是第一次結交涉世未深又聰明伶俐的民間女子,「回吧,替本宮給君安鈺帶個好。」
人前「安鈺」,人後「君安鈺」,德妃也算是個八面瑩澈之人,照顧了沈家人的顏面。
季綰目送車駕離去,才一轉身,與融在夜色的男子對上視線。
「貴客都走了,先生才現身?」
說罷,她越過君晟,不打算多言。
顯然還蓄著氣兒。
君晟握住她的小臂,將人拉回身前,在女子略微的掙扎和排斥下,附身揉了揉她的發頂。
「表兄妹尚且要避嫌,何況是臣子和宮妃。」
這話沒差,但德妃以和事佬的身份前來,於情於理總該露個面的,又不是孤男寡女共處一室。
不知是不是錯覺,季綰留意到,君晟總是有意無意迴避德妃。
「你與德妃娘娘自小相識在太師府,,利益又有所捆綁,不該如此生分吧。」季綰故意板住臉,故作高深,「不會是有過感情糾......」
猜測的話未講完,雙唇挨了一下,被迫止住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