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頁(2 / 2)

兩人起身,各自梳洗。

春暉園裡的丫鬟嬤嬤們見陸念精神了,也都很是高興。

阿薇去了小廚房。

骨頭湯燉起來需火候,只好暫且將就,先嘗一嘗煎餃。

到底是跟著聞嬤嬤在四司六局裡做過事,阿薇動作很快,揉了面,趁醒面時又拌了餡,擀開麵皮包餃子,毛嬤嬤幫著備了鍋刷了油,餃子平鋪開,蓋上蓋子。

陸念吃煎餃不愛蘸辣,只一小碟陳醋最合她的口味。

煎餃好熟,時候到了添水進去,熱氣折騰著催出來的焦焦脆脆的底,到了完全開蓋的時候,香氣撲鼻。

阿薇最後撒了把芝麻與蔥花。

一份外焦里嫩涌汁水的煎餃,一碟米化了油的白粥,陸念很是喜愛。

阿薇也喜歡。

揪心幾日之後,放鬆下來的一頓吃食,比什麼都好。

之後,阿薇拎了個食盒去尋桑氏。

煎餃剛在鍋上暖著,雖比不上剛作成那會兒,但也好吃。

桑氏見阿薇送吃食來,眉開眼笑道:「大姑姐好了?」

「好了,要不然我也沒有心情弄這些,」阿薇陪坐著,聽桑氏邊吃邊夸,末了道,「母親這回一病,我著實有些吃不消。

母親本就不喜歡底下人進出屋裡,病中更是,每日能陪著她的只我、聞嬤嬤和青茵。

嬤嬤年紀大了,熬久了也傷身。

我就想來問問,之前與您打聽的那些人手,不曉得有沒有信了。」

「我也正要與你說這事。」桑氏示意姚嬤嬤。

姚嬤嬤上前答話:「丫鬟寶珍,放出去第二年就嫁了人,之後隨夫家去了江南,聽她家裡說平素只書信往來,暫不會回京。」

「張嬤嬤倒是一直在京里,可惜生了場大病,三年前病故了,她家小子在京郊幾個村鎮做貨郎,日子還過得去。」

「竇嬤嬤和她男人住在南城那兒,靠姑夫人當初給的遣散銀錢支了個小鋪子,見我們府上去打聽,說是想進府來給姑夫人磕個頭。」

「就是那柳娘子,府中花名冊上沒有她,姑夫人留的那地址也已經沒了人,眼下還沒有明確的下落。」

阿薇點了點頭。

這幾人,除了柳娘子,都是曾經陸念用的人手。

彼時定西侯府被岑氏把持,大部分伺候陸念的人,與其說是她的丫鬟婆子,不如說是岑氏的人。

要說苛待她了,其實並沒有。

岑氏要當那良善、又無奈討不來繼女歡心的繼母,在吃穿用度上從不敢虧了陸念。

丫鬟婆子們認陸念這位大小姐,照顧仔細用心,也時時好言相勸。

誰讓陸念就是與岑氏過不去呢?

陸念鬧得越凶,身邊人勸得越真情實感。

岑氏也從不會因為丫鬟婆子管不住陸念的胡鬧而責罰她們,口稱「知道你們盡力了」,「孩子小、不好帶,我心中有數」,幾來,別說這些定西侯府的人,連白氏夫人的陪嫁們都籠絡去了大半,唉聲嘆氣陸念「不珍惜、不懂事」。

到最後,陸念身邊與她一條心的,只有她十一二歲時自己去外頭買回來的幾個人而已。

再後來,陸念與余家定了親。

蜀地太遠了。

陸念自己都認定此生恐是回不來京城,便把買來的人放了,就是竇嬤嬤幾人。

只兩個早已無親無故的丫鬟隨她遠赴西南,在多年前為了保護她和余如薇先後離世。

至於那位柳娘子……

她不曾在侯府里當過差,花名冊上自然沒有她的名姓。

阿薇還不曾聽陸念說具體來龍去脈,但她知道,這個人就是陸念給岑氏準備的大禮。

「辛苦舅娘幫著打聽了,」阿薇笑了起來,「另一樁事不曉得您這兒得了結果沒有?我母親這回雖好了,但她還得用不少好藥材養身,兩年前丟的那三箱籠藥與五千銀兩,不曉得您查出信了沒有?」

桑氏深深看了她一眼。

這個外甥女,鬼精鬼精的。

不過,她既然與大姑姐、外甥女站在一塊,她們精明些也是好事。

「有些眉目了,」桑氏也不瞞她,道,「我也不抱怨說難查,反正會有個結果,算算來回遞消息的時間,最多半個月,我給你答案。」

阿薇應了聲「好」,起身回了春暉園。

「還是我們之前說的那樣,別管是不是舅娘落了口袋,只要她能明明白白甩去岑氏那兒就行。」

「藥材與銀兩的路子,以及您給安排好柳娘子,這兩樣一併扔到秋碧園去。」

「岑氏夜裡不能睡個好覺,白日裡又要收拾一堆事情,折騰她一段時日,她自然而然就露馬腳。」

聽阿薇說完,陸念支著臉頰,問道:「知道怎麼讓馬腳露出來嗎?」=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

最新小说: 重生bug修復中[快穿] 我是主角受早死的夫君 前夫處處護青梅,重生改嫁他急了 八零:腹黑軍官讀我心後淪陷了 抱到重生嫡姐大腿後 古言短篇4:囡囡 春色燒骨 君子懷璧 不要相信精神病 機器甜O純欲誘捕,冷戾反派失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