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帝蹙眉:「荒唐。」
眾臣悄聲議論。
「何等荒唐,修道者便也罷了,臨安城的百姓怎的也敢堵在宮門前。」
「還不是知曉咱們陛下仁德愛民,不會與他們計較。」
「事到如今,那兄妹二人若是還沒個說得過去的身份,怕是不妥。」
「不知陛下會給他二人何等官職?」
昭帝吩咐道:「去宣方時宴,方時心進殿,朕要親自帶著他兄妹二人去安撫慕名而來之人。」
方時宴在靈露宮,一時半會到不了祈年殿。此時,最是剛正不阿的御史大夫班盛站了出來,上前啟奏。
「啟稟陛下,國師大人先前已為其弟子求來國子監祭酒一職,如今未經陛下允許,便私自許了一來歷不明之人司業一職,委實沒將大昭法紀放在眼裡,實屬大逆不道!若不加以嚴懲,日後只怕愈發變本加厲!」
「臣附議。」中書令賀知延也站了出來,言辭鏗鏘,「國師此舉實在囂張,且近日裡沒一日前來上朝,作為陛下的臣子,實屬大逆不道!請陛下嚴懲!」
昭帝面上平靜無瀾,叫人看不透,只道:「可有人知曉國師去了何處?」
群臣中一陣沉默,昭帝言外之意便是,連他也不曉得國師去了何處。自開國以來,上至朝臣,下至百姓,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國師乃昭帝左膀右臂,二人可謂形影不離,親如兄弟。如今國師消失已久,陛下卻反問眾人,他身在何處。看來二人不合的傳聞,並非空穴來風。
大家各自心懷鬼胎,無一人敢先發話,直到殿外接二連三傳來陣陣驚雷聲,才打破祈年殿中的寂靜。
昭帝將視線投向殿外,正是陽光燦爛時:「青天白日怎會驚雷?」
元化聞言,派身後小太監趕忙出去查看,沒多久便連滾帶爬回來了。
元化低叱:「慌什麼?莫要在殿前失儀。」
小太監這才定了定心神,將外面的狀況如實說與元化。
元化彎腰稟報:「啟稟陛下,說是摘月樓頂的赤金瑞獸被雷劈了,如今掉了下來,還在地上砸開一個巨坑。」
第52章 兒戲 季言心方時宴雙雙當上國師……
宮中發生了不得了的大事, 青龍位上的摘月樓青天白日下被雷劈。可奇就奇在,一切完好無損,唯有赤金瑞獸被劈落。此瑞獸在摘月樓建成之日, 作為宮中氣運的象徵, 鎮守在頂端, 俯瞰八方。
宮女太監們皆私下議論起來。
「國師何曾出過錯!如今他選的青龍位,建的摘月樓, 卻遭雷劈!這算是天罰麼?陛下會對國師降罪麼?」
「要我說, 便是國師近日來的所作所為,實在倒反天罡, 老天都看不下去嘍。」
「國師不會被什麼邪祟附身了吧?才會做出諸多一反常態的行徑。」
「有沒有被邪祟附身不知道, 但我覺著八成天罰, 但願我們不要跟著遭殃才是。」
方時宴與季言心在前往祈年殿的路上,經過摘月樓時, 正好目睹那驚雷。一連八道,明晃晃地由八個方位齊齊劈向摘月樓頂的瑞獸。
引路的小太監被那兇猛的氣勢嚇到腿軟,當場跌坐在地, 要說那八道天雷是巧合, 他打死也不信。
小太監聲音顫抖:「這這這……這是天……天罰!」
方時宴安撫道:「小公公莫要驚慌,待我去查探一番。」隨後給季言心使了個眼色。
季言心扶起還癱坐在地的小太監, 語氣關切柔和,明面上在安撫, 實則說出的話愈發讓人害怕:「小公公莫要害怕,縱使是天罰, 要被挫骨揚灰,乃至魂飛魄散,像我們這等小人物, 也是排在最後的。天塌了,自是有大逆不道,觸怒上天之人先頂著,之後的事一切都來得及。」
無須多久後,國師夜無炁觸怒九天之上的仙神,遂降下天罰警示的謠言,便在此時於這個小太監心底開始生根發芽。
在方時宴還未查探歸來時,昭帝已帶著群臣來到摘月樓前等待。所有人都不敢言語,生怕說錯一個字,便會給自己引來禍端,皆心懷忐忑望眼欲穿,願方時宴儘快查明緣由歸來。
約莫一炷香後,方時宴自摘月樓飛身而下。
見方時宴要行禮,昭帝迎上前一步,道:「事關重大,禮節便免了,可查明了緣由?」
「是,陛下。」方時宴正色道,「此前我便說過宮中有東西在壓制龍脈,如今天降八道雷,不知是否機緣巧合,方才去查看之時,叫我發現了那壓制龍脈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