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頁(2 / 2)

竇家人除了是年節來拜訪送禮,也是請她們立春到家裡用飯。

這幾年一直都是如此,竇老員外感念元娘一家人救了竇二娘,禮數上很是尊敬,說是當成親女兒看待也是肺腑之言,一年四季都會做元娘的衣裳,和竇二娘是一樣的,對王婆婆也很尊敬,該有的節禮從沒少過。

而每年立春,也就是正月初六,是竇家人招待至親的宴席,之前一直請的是竇老員外的亡妻娘家,還有竇家阿嫂的娘家人,從三年前又多了元娘一家人。

今年自然也不例外。

而王婆婆正嫌在汴京紮根不夠深呢,如竇家這樣的老汴京人,有點富貴,又夠不著高門貴胄邊的人家,交好最是合適不過。

所以她從沒推拒過。

不過,今年她手裡有開鋪子攢下的錢,總想做點什麼,少不得求到人家頭上,恐怕去了得好好準備禮物。

當然這些是不必元娘煩惱的,王婆婆壓根不會告訴她,元娘聽到宴席,只會想到吃好吃的,以及回想春幡的剪法。

春幡剪起來可難了呢,厲害的人可以把紅紙剪出許多人物和吉祥話。

元娘……想起就腦仁疼。

*

「元娘,你今年剪春幡怎的偷懶?」說話的竇家阿嫂,她中氣足,調侃起人來也稍顯嗓門大,一開口叫旁邊幾人都聽得清清楚楚。

元娘平日裡還是很靈巧的,幹活也麻利,但是剪花樣實在需要天賦,她年年剪,年年被教,年年都忘。

今年她一進竇家,就忙不迭地拿剪刀開剪,想著橫豎掛到樹枝上就成,不拘美醜,免得一會兒又要被笑,還得辛苦學如何剪精巧的春幡。

去年就是這樣,她一連剪壞了好多紅紙和絹,以至於她們趕到開封府門前的時候,錯過了開封府尹鞭打春牛的景象,實在可惜!

為此,她才連夜想出了取巧的法子呢。

哪知道今年會被竇家阿嫂一直盯著。

她素來不是個麵皮薄的,何況又已經與竇家人熟稔,其他幾個姐姐嫂嫂每年也能見個幾次,更沒有認生的道理。

她直接把自己剪的春幡展開,紅紙上是波浪的邊框和裡頭一個極大的「春」字。

元娘笑嘻嘻道:「我哪有偷懶,這不是剪了嗎。」

旁邊竇家阿嫂手裡拿的春幡,剪的也是個春字,周邊卻不是空蕩蕩,有各種花交纏著,單是容易認出來的花就有牡丹、桃花、海棠。

這一對比下來,元娘春幡上孤零零的春字,粗糙得簡直就像是渾身長毛的野猿猴和穿禮服行禮的文人之間的差距。

「不是我剪的不好,是嫂嫂和姐姐們剪得太好了,我是日學夜學,拍馬也趕不上吶!」元娘大大方方展示著自己的春幡,左看看嫂子的,右瞥瞥姐姐們的,嬉戲笑鬧著。

竇家阿嫂本就只是調侃,只是她脾氣尖銳了些,偶爾好心好意也容易因為嗓音語氣叫人誤會。

好在她遇見的是元娘,不會起了矛盾,這時候也開開心心點了點元娘的鼻尖,「唉喲喲,好一個貧嘴的小娘子,她給自己找補不說,還連帶誇了我們,我們若是再說什麼,都不好意思了。

「這樣好的小娘子,也不知道來日會便宜了哪家郎君!」

對閨閣少女,最好的調笑無非是提來日的婚事。

此言一出,其他幾個已經成婚的女子都笑得前仰後合,而未成婚的呢,則是抿嘴矜持輕笑。

好在一旁有善解人意的竇二娘,雖然知道元娘不怕調侃,是個心思通達,心眼又大的好小娘子,但被人做開心果久了,也不大合宜。

她主動把自己剪的小幡遞給元娘。

這是用絹剪的,要小一些,只有兩指寬,略長一些,別看它小,可是圖案應有盡有,是一幅州郡長官扮成的句芒神鞭打春牛的圖,旁邊甚至還有能看出人形的百姓圍觀。

竇二娘柔聲道:「我多剪了幅,元娘可以用手上那個掛枝頭上祈福,我這幅小幡掛鬢角迎春。」

元娘當然不會拒絕。

這小幡來得可太及時了!

這裡頭,也就竇二娘手最巧,剪的好不說,還快,能有餘力把元娘的也給剪了。

元娘直接撲向香香軟軟的竇二娘,既欣喜又感動,「竇姐姐,你最好了,今年你定然事事如意,順遂安康!」

她一開口,旁邊的一個比她大一兩歲的小娘子吃味道:「元娘只和竇姐姐最好,我剪得也好呢,卻不肯來找我。」

說這話的是竇家阿嫂的娘家大哥的獨女俞蓮香,也就是當初竇二娘出事時來的那位中年男人,身上做著廂界都所由的官,官職不算大,但在市井小民眼裡是手裡有權的,而且三教九流都有交情。=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09_b/bjZLW.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

最新小说: 奸妃佞臣破鏡重圓後 穿成狗血文男主他爸[女穿男] 男主黑月光她回國了 枕姝色[雙重生] 重回九零拆遷暴富 清冷隱士追求指南(美食) 貴妃的求生之路 良辰妙景 奴隸要有奴隸的樣子 觸手怪非說我是他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