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頁(2 / 2)

如今倒是能為所欲為,隨意說了,不過,知道當年事的人,應該也死的死,老的老,大多不在人世了。

元娘沒想到看似威風凜凜的親王,背後也能有這般隱情,真叫人唏噓不已。但她轉頭看到浩浩蕩蕩的儀仗隊,如人偶一般面色嚴峻,板臉隨行的侍從,迅速將這個念頭打消。

那是皇天貴胄,再如何也不是區區一介平民能嘆惋的,他隨意的一件依規制的器具都夠普通三口之家的百姓吃喝嚼用一生。

元娘把帘子放下,重新坐好。

而等岳王的儀駕過後,擁擠的長龍總算繼續慢吞吞的挪動了。

過了小半個時辰,她們的轎子才到了金明池附近。

算起來,與靠腳走相差不大。但的確要輕省一些,她們沒那麼累,尤其是像萬貫,還提了一大籠食盒,真用走的,只怕回去以後,胳膊也別要了。

元娘沒帶什麼,她和徐承兒商量好了,正巧徐承兒家裡有舅父做的蜈蚣風箏,乾脆就帶來了。

這是去年端午前,徐承兒舅父帶著學生到郊外親手做出來的,圖一個驅邪消災的寓意。就是委實有些丑了,而且端午那麼熱,誰家小娘子想出去放風箏,黏膩膩一身汗。

不過,現下的時節則正好。

元娘還和徐承兒剖析過,正值春日,旁人的風箏定然都是什麼雀啊燕啊,花賊蜜官一類,到時候她們的蜈蚣一升天,莫說多惹眼了!

當然,最關鍵的是再買還要花錢。

元娘和徐承兒這些時日沒少花錢,像之前去樊樓,可把元娘多年積攢的銅錢都給揮霍乾淨了,如今才堪堪重新開始攢錢呢,哪捨得亂花。

兩人一合計,就這樣幹了。

兩家人是一塊出來的,徐家原本全家都要來,連徐承兒的叔父嬸母一家,但徐家阿翁嫌小兒子愛惹事,動不動就計較這個念叨那個,必定要和老大家的吵起來,乾脆直接把那一家人給趕到瓊林苑去了。

哼,誰都別想擾了他老人家的垂釣。

徐家阿翁一下轎子,攔也攔不住,帶著他魚簍和魚竿就沖向北面,往金明池的後門走,那裡芳草萋萋,人少,正宜垂釣。

為了今日能盡情垂釣,徐家阿翁還特意去池苑所買牌子了,是一個允許垂釣的牌子,買了以後,就能盡情垂釣,不會被人趕走。

別看花了錢的,但金明池分屬皇家,平日裡壓根不讓人進,池子裡的魚肥美碩大,一年就見那麼一回餌,幾乎都不大聰明,魚鉤往下一拋,成群的魚兒擺著尾巴朝前擠。輕輕鬆鬆就能釣到許多,無怪乎徐家阿翁會喜歡。

汴京人多,愛垂釣的人也多,大大小小的池子溪湖,要麼被人釣得魚跡罕至,要麼就成精了,任你如何穩坐垂釣,魚兒就是不上鉤,或是把魚餌咬了,卻完好無損悄悄遊走。

每每帶著個空魚簍回去,徐家阿翁都要氣得跳腳,好好一副慈祥面貌都能陰沉下來,就是路邊來條狗對著他不晃尾巴,他都要停下來和狗對罵半日。

等徐承兒和元娘匯合站一塊的時候,徐家阿翁早沒影了。

徐承兒搖搖頭,撇嘴,不解道:「垂釣有那麼勾人嗎?」

元娘哪知道呢,不過……

「人人皆有喜好吧,徐阿翁一生除了行醫,也只剩下垂釣和鑽研吃食兩件事。」

元娘稍稍講了句,很快又挽起徐承兒的手,「我們快去尋個好地方放風箏,一會兒寬敞地都被人占了。」

身後的王婆婆和岑、廖娘子看著活潑好動的年輕小娘子都笑了,也不拘著她們,橫豎她們兩個人湊在一塊是有伴的,又不曾落單,身後還跟著婢女。

別說小娘子愛俏,就是她們這些娘子老嫗也了春色都愛得很,也得自己踏踏春,見見美景,舒緩心神。

但免不得還是要叮囑幾句。

「往人多的地走,別去人少的。」這話一說完,望望烏泱泱一片的人頭,王婆婆頓了頓,改口道:「手牽緊些,別叫人給擠散了。」

惠娘子也高聲喊道:「大娘,牽著你陳妹妹的手,多照顧她!」

畢竟在外頭,不好大聲叫閨名。

徐承兒點頭應了,怕阿娘沒看到念叨自己,又扯著嗓子回道:「知道了知道了。」

說完,她就牽著元娘往臨水殿後頭跑。

=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09_b/bjZLW.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

最新小说: 重回九零拆遷暴富 清冷隱士追求指南(美食) 貴妃的求生之路 良辰妙景 奴隸要有奴隸的樣子 觸手怪非說我是他妻子 做宿敵不如做丈夫 聽說你也想殺我[特別篇] 香江大廚[八零] 靜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