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連忙用話本子往上擋住自己大部分的臉,卻擋不住那彎彎的笑眼。
「其實九哥兒……酒量很好的呀。」
第107章 番·不想長大
芒種方過, 汴梁城便已成了蒸籠。
巷子口的柳葉又被曬得軟塌打捲兒,蟬聲浸在漫天溽熱氣里,只怕敲顆雞蛋在青石板路上都覺著能煎熟。
已近昏時, 豆蔻用背扇馱著睡得歪頭歪腦的小兒,倚在沈記湯餅鋪的滴水檐下。她用力扇著蒲扇,搖落了額角幾點汗珠,抬眼去覷著西天翻墨似的雲腳,對門檻上編考籃的阿桃道:「瞧瞧, 還是這傍晚的雨最解人意,只待落場大雨來澆透了地氣, 明兒汌哥兒應考便清爽多了。」
阿桃綰著婦人髻,仰面笑應:「可不是,早盼著下雨了, 這幾日汌哥兒在屋裡讀書, 讀得頭髮全濕了, 快熱壞了。」她說著, 十指翻飛間,細篾條很快便編出菱花紋樣。
豆蔻挨著坐下, 暼一眼。扇底生風:「考籃上外頭買去不就得了, 還值得你親手編?」
「外頭編得粗疏得很。」阿桃低下頭剪斷篾尾,「我也費不了什麼功夫,反正現在家裡也沒什麼人要顧,只剩汌哥兒了……」
她的話音沉甸甸地落進暮色里,豆蔻聽了也不再言語。
夕照隱沒,晚風漸涼,多年過去,巷子裡也換了好些人家了。豆蔻和丁五石在外城買了間宅子住, 家裡聘了兩個僕婦幫著打理家事、照料孩子,她則日日往來內外城。
丁五石已升了沈記快食店的掌柜,每日忙得腳不沾地。她倒學了些撥算盤珠子的本事,也在沈記當起帳房娘子了。
豆花招了個郎婿回來,兩口子經營著楊柳東巷的老豆腐坊,也給沈記幾家鋪子供給豆腐,雖說辛苦,但也吃穿不愁。
離得近,豆蔻便也常回來看看妹妹,雖說兩人還是總吵架。
顧家更不必說了,自打與沈記一起合夥釀酒,不僅還了舊債,另置了敞亮鋪面,早也搬出去了。
背上的小兒忽在背扇里扭動,豆蔻忙解下摟在懷裡輕輕拍,見阿桃編著考籃,還有些怏怏不樂,便感慨道:「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即便是一家人長大後也總是要分開的。但只要大家都過得好,不就成了?沒什麼好難過的。」
阿桃已經把考籃編好了,她剪斷了多餘的草杆,用手背擦了擦眼角的淚,點點頭:「你說得是,我只是有些想大伙兒。」
豆蔻便騰出手拍了拍她肩頭,也有些悵然地問道:「今年……湘姐兒還是不回來麼?」
「回不來了,說是那遼國的什麼攝政的太后死了,幾個遼國的皇子殺得比瓦市裡的鬥雞還狠,遼國是一年不如一年了,金國便又趁機攻打遼國,聽聞這回勢如破竹,已快打到他們的都城了。今年年關一過,官家不就連下好幾道諭旨,連在外討伐交趾的郭將軍都調往燕雲十六州了,聽聞外頭局勢緊張得很。」阿桃說起這些大事也愁得很。
湘姐兒跟隨郗將軍去幽州也有兩年了。
她如今隨郗將軍的長女郗芸出征。那郗芸也是個厲害的女子,郗老將軍病逝後,郗芸十五歲披甲,為父親做先鋒,帶八百騎破蜀中三關,屠盡叛羌,人喚「羅剎娘子」。
她的打法與其父截然不同,每戰必身先士卒,以狠辣勇猛不要命著稱,故而阿桃擔心湘姐兒現下跟著這麼個主帥,也是危險得很。
不過這兩年湘姐兒常有信送回來,阿桃聽沈娘子讀信,又為湘姐兒驕傲又為湘姐兒擔驚受怕——她說她因衝鋒陷陣,斬獲劫擄大宋邊郡的遼人數百人,郗芸升了她為校尉,還獎賞了兩柄鐵錐槍給她。=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