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頁(2 / 2)

曇林身為大蟾光寺方丈,理應住在寺內的方丈室,但他所在的地方卻獨立於整座建築群外,一座孤零零的高大殿堂矗立於正北方,僅有一條長長的迴廊與本寺聯通。大殿高逾二十丈,風生戶牖,雲起梁棟,氣韻莊嚴恢弘。在這樣巍峨的佛教建築襯托下,世人更顯得微賤渺小。

殿中匾額上題了三個篆字——歸無常。

觀山道:「佛祖《大般涅槃經》有云:一切有為法,皆悉歸無常;恩愛和合者,必歸於別離;諸行法如是,不應生憂惱。上師日常便在這歸無常殿中禪定觀想,明心見性。」

一行人進入迴廊,接近大殿時,都聞到了一股隱隱約約的奇怪氣味,在香爐焚燒的檀香掩蓋之下,混著絲絲縷縷惡臭,使人十分不安。

韋訓聞到這股奇特的味道,皺起眉頭。

十三郎同樣起疑,悄聲問:「大師兄,佛門淨地,怎麼會有屍臭味?」

韋訓不答,師兄弟兩人提高警惕,一左一右護衛在寶珠身後。

作者有話說:

達摩師祖有個叫曇林的弟子,是隋代人。但並非以此為原型,僅僅覺得法號好聽才用的。

木樨桂花

供養人投資人

第97章

入殿之後,映入眼帘的是一東一西兩幅相對的巨型壁畫,東邊描繪一位絕色美人閉目躺在荒野中,赤身裸體,冶艷豐滿,華麗的織錦外袍散落在地,蓋住了下半身。

西邊對應的則是一具跟美人姿態完全一致的白骨,枯骨森然離亂,濃雲也似的長髮已經與骷髏脫離,雜草般混在泥土之中,華美的袍子也骯髒變質,像饑民身上的破布。

觀山雙掌合十,語氣帶著敬畏介紹說:「紅顏枯骨,緣起性空,悉歸無常。皮相縱然國色,終有一日化骨。這兩幅壁畫是上師的作品,也是他的佛學觀點 。這便是我大蟾光寺最重要的法寶『九相觀』中的第一相『新死相』和最後一相『枯骨相』。」

新死相下題著一首偈:平生顏色傾眾生,芳體如眠新死姿。艷花忽盡夏五月,命葉易零秋一時。

枯骨相下的偈則是:蕭疏蔓草遂纏骨,散彼舍斯求難得。守塚芳魂飛夜月,故人塚際淚先紅。

寶珠被紅顏枯骨的含義所震撼,半晌後抽離出來,注意到這兩幅巨型壁畫用的是古典畫技,白描淡彩,寫意為主。辭世美人的面貌影影綽綽如同霧裡看花,身體的細節描繪卻非常微妙,豐潤的臂膀上戴著鑲金嵌寶白玉臂環,柔荑指尖用鳳仙花汁染紅。

看到這兩處細節,她心中便覺得有些彆扭。

與此同時,大殿中那股掩藏在濃郁檀香下的惡臭越發明顯,她和楊行簡都忍不住以袖掩鼻。

歸無常殿面積很大,用屏風隔開成前後兩個空間,等轉到後半部分時,眾人才知道那股惡臭從何而來。

屏風後的架空地板上挖出一個長寬各一丈的旱池,裡面鋪滿石灰,石灰上則躺著一副半白骨化的骷髏,與石灰接觸的底面留下了一層乾枯皮肉。

韋訓和十三郎都知道枯骨是幾乎沒有味道的,這股臭氣必然是人逐漸腐爛,散發出的屍臭將整座建築浸染醃漬後留下的。生石灰能夠遮蓋氣味,吸收腐爛的體-液,所殘留的濃度才能讓人在大殿中逗留,否則原本刺鼻的惡臭只有他們這些盜墓賊能忍受。

燈幢照耀下,香爐中的檀香氣裊裊升起,石灰池旁邊坐著兩名穿著簡樸的僧人,面對這具白骨禪定。

一個老而乾瘦,鬚眉皆白,有大德高僧之貌;另一個則高大魁梧,威儀莊嚴,容貌如同佛前獅子,一行人進來時,他睜開眼睛檢視來人,雙目神光炯炯,兩鬢太陽穴高鼓,蒲團旁邊放著一根漆成暗紅色的德山棒。

大殿角落裡還坐著第三個僧人,但仔細一瞧,只是個真人大小的坐姿塑像。依照寺廟常規,出資營建佛寺的供養人會以壁畫或是塑像形式留在寺中作為紀念。=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

最新小说: 回收金手指,從六零開始 大人,我真的會破案 安太歲 瘋山鎖春 穿越者反殺指南 開局就送金手指,知青下鄉贏麻了 在荒野戀綜撩了男配[穿書] 替嫁太子妃 大唐辟珠記 被獻給暴君後我作天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