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面無表情:我願意把我的劇本給他
李冰欣慰一笑:異世界的成都也要有自己的都江堰了,有那些魯氏子弟和明君支持,蜀民再修都江堰,應該會難度小上一些吧。
魯氏子弟:不就是修水利工程嗎,不就是鑿石開山嗎,我們魯氏,一邊煉鹽一邊幫蜀民弄!都弄!
楊珺:珺飄零半生,只恨遇上的明主都早逝。今日得遇陛下,珺願為陛下獻上圖紙若干,拜陛下為聖主!
第132章 置縣
第一個試驗深鑽技術的鹽場已經步入正軌,魯平在這期間一直記錄數據,已經算出了這口鹽井白天平均一天能打上多少滷水,耗費多少柴薪,產出多少斤鹽。
小白聽著魯平匯報數據,沉吟片刻,對柳珀說:「這些你都記好。燒柴能砍竹子就砍竹子,砍樹的話要記得補種樹木。
有這口鹽井在,這裡也是要建城置縣,關於縣名,你有什麼提議?」
柳珀提議道:「這是陛下親自來此煮出的鹽,君臨縣可好?」
小白深深看他一眼,否了,「孤還親自嘗了鹽,你怎麼不叫君嘗或者君咸。」
叫了君臨縣,以後這裡說不定還會變成君臨城,所有人都知道他真的來了這裡,不知道多少年以後,說不定一生吃素的他都要變成君臨城美食代言人了。
他看向其他人:「你們也要是有好名字也都說出來。」
刁無忌第一個站了出來,「鹽本就貴重,這裡只有村落,以後卻能靠著鹽井獲得源源不斷的財富,此地的鹽色白如雪,喚它『白金』也不為過。」
陛下陛下,白金縣多好聽啊。
小白:「產鹽的地方都能這麼叫,沒有特色。」
楊珺提議:「魯氏子弟代代入蜀,他們找出來的鹽井,設計出來的技術,此地作為第一個能大量產鹽的鹽井,該叫『念魯』才是。」
魯氏子弟被他這提議弄得一個個紅著臉,魯符立刻拒絕:「使不得。我們魯氏是代代入蜀,但能找到鹽井都是楊郡守你的大力支持,能煉出鹽,讓蜀地鹽價大降也是陛下恩典。依我之看,應該叫『君鹽』縣才是!」
小白點點頭,拍板定了,「魯符你說的很對,孤決定,就叫『念魯縣』了。」
魯符:「……」
陛下你哪裡覺得我說的對了?
小白:「這口鹽井,孤只是過來看看而已,從勘測到現在的出鹽,都是你們魯氏子弟完成的。是你們的成就,自然應該被記住。
這口鹽井集齊魯氏不知多少代人,多少子弟的心血,就叫『百魯井』。」
紅著臉的魯氏子弟們互相對視,不好意思的羞赧微笑,趕緊低下頭。
這確實是他們魯氏代代人一起努力的結果,但一想到這個縣以後就叫念魯縣,所有縣人都會記得他們魯氏所做的一切,魯氏族人激動的心怦怦直跳。
這樣的榮譽,先祖魯大師在世的時候也未曾有過呢!
不甘心的柳珀問道:「那陛下,接下來我們是要去下一個鹽池了嗎?」
下一個鹽池,可以叫君臨縣了不?
小白:「沒有你。你先把這口鹽井和城池規劃規劃好,等弄好了這裡,再去找我們。」
取名這事也不要想了,下一個地方已經確定了,就是自貢。
幾個魯氏子弟留下來跟著柳珀繼續盯工程,剩下的都和小白一起去了下一個鹽井。
第二個鹽井,陪著小白他們,負責後勤工作的人,從楊珺換成了蜀郡郡丞卓英。
卓英能跟在楊珺身邊待在蜀郡這麼久,為人心性和能力自然也不必說。柳珀來找人接應的那天,他留在蜀郡沒有一起前去,不過後面也時不時會去百魯井送物資。
第一口鹽產出來的那天,卓英沒在,但楊珺採買牲畜的時候拉上了他,那天晚上用新鹽做出來的宴席他在。
雖沒有長期待在鹽井周圍,但這裡的一切也都知道的一清二楚,未來蜀郡的發展方向討論,楊珺也都是帶著卓英一起參與討論的。他來接手楊珺在小白他們身邊的工作,並沒有耽誤半點進度。
那楊珺幹什麼去了呢,他裝了不少這兩天新出的鹽,給蜀郡的幾個本地大戶送了過去。
當楊珺在蜀郡紮下根來,逐步展現他作為蜀郡郡守,一心為蜀郡的風範後,本地大戶們也不再漠視他,當楊珺需要幫助時也會為他主動提供便利,一直以來兩邊的關係都處的還算不錯。
他們有聽說楊珺最近都不在蜀郡,和魯氏子弟混一起的事,不過楊珺經常帶著人在外勘測水位,魯氏子弟沒過個幾年就會有人過來,沒人把這事放心上。
直到家裡收到楊珺命人送來的一筐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