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素節搖搖頭:「不曉得了。」
第146章
高雲桐雖然是親自送鳳棲進入磁州才離開北去,但之後聽說京都被攻破,磁州被迫投降,晉王成了新君,這一系列的變化快得令人震驚。鳳棲等於一直待在最危險的地方,不知如今情況怎樣。
然而現在他鞭長莫及,只能把這些擔憂壓在肚子裡,盡力平復情緒,問道:「何娉娉現在是在冀王溫凌身邊麼?」
沈素節道:「是的,溫凌去晉王府上勸服他繼位時,一眼看上了何小姐,何小姐也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就隨著溫凌到了析津府。不過,這是個奇女子」
他話還沒說完,高雲桐就點了點頭:「我曉得!以前就見過。而且,我是陽羨人,離姑蘇很近。何家當年罹慘禍,全族、後人,死於當時的除外,餘外無非是男子流配邊地做辛勞至死的戍卒,女子沒入教坊做歌舞下賤的娼.妓,男男女女、世世代代都是軍籍和賤籍自然怨憤鳳氏皇族。但姑蘇何氏家傳數百年的為人之道,還是講求忠於國、愛其民,所以即便身為下賤,骨子裡還是忠義不屈的。」
沈素節咋舌道:「我倒不曉得前代的事。是憲宗朝的那場『革變之爭』麼?」
「嗯。」高雲桐說,「何家老爺子痛心於官庫的貧瘠,調查天下土地,最後上書『革變十策』,憲宗皇帝欲要推行下去,何老爺子就雷厲風行做事,也不怕得罪人;哪曉得憲宗皇帝英年早逝,接下來的崇明章太后家中兄弟曾因反對革變、隱匿土地被何老爺子下了獄,太后自然恨他激進,垂簾聽政時處處打壓。
「最後何老爺子病危失勢,朝廷非但沒有絲毫撫慰老臣的意思,反而開始找機會、找藉口清算何家。老爺子臥在病床上,眼睜睜看著子女孫輩另按罪名,鋃鐺入獄,『莫須有』的罪名扣在頭上,悲憤地把『革變十策』的手稿撕得粉碎。一時病情加重,很快氣絕身亡。而後子孫也未能從寬,反而全部連坐,個個從嚴處置,以儆誡後來敢於變法的人。」
他長嘆了一聲:「即便不談變法的對錯,朝廷這樣對待忠烈之家,朝堂和民間看了,豈不都心如散沙一般?文官只想著討好君王,撈名撈錢;武官畏敵如虎,只管動腦筋在軍隊裡吃空餉、扣撫恤,禁軍廂軍都無心操練、不願獻身,個個都糊過一日算一日,最後一場大敗也不難理解了。」
沈素節隨著他嘆息了一會兒,然後問:「高公子會打算回汴梁嗎?」
高雲桐說:「這裡的事情若諧,自然要圖京都的事。」
沈素節慾言又止了一會兒,聽高雲桐說「琅玕有話不妨說」時,才說:「我與晉王大梁新君商議過,我和何娉娉深入敵營,能遞多少消息遞多少消息。唯一擔心的是潤州家中的老父和新近生產的荊妻。我一人殞命都是小事,但不能牽累他們。如果你回南邊,替我捎個話,只說我一切都好便了。」
他平素樂呵呵一張笑面孔,此刻託付家人,眼圈卻都紅了,自己覺得不好意思,扭頭擦淚。
高雲桐在他空杯里又斟上,說:「只要我還有機會南歸,一定把話帶到。」
沈素節說:「先謝謝了。唉,我也豁出去了,投降已經投了,也不怕人訕笑我是個膽小鬼了,將來能為大梁發一分光就為大梁發一分光。若得蠟丸里有竹子圖樣,便確定是我的消息了。」
高雲桐徵詢地看著他。
沈素節苦笑道:「靺鞨人在找一幫漢臣幫著他們做構建兩院六部、修撰靺鞨史,估計接下來會開始遴選地方官員,一步步蠶食河北河東三十六州。我是第一個應選的,算是妥妥的漢奸了。」
靺鞨本來是沒有足夠的人手來管理侵占的地方,所以只能先議和退兵,但軍事上沒有鬆懈,等一個類似於南梁的朝廷搭建起來了,還是要回頭搶占土地的。
高雲桐沉沉點頭:「雖說是在幫靺鞨做事,但這些事有助於漢臣取得靺鞨皇帝與親貴的信任,也不妨做下去。捨得命的人誠然是英雄,像琅玕兄你這樣捨得名而悄悄為國綢繆的,亦是真英雄。」=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