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這些女眷的家人在朝中也都頗有地位,若能拉攏,也是妙事。
俞妙蘭詩作得極好,謝鈺大喜,叫宮人將此詩抄錄下來,並使了個眼色給司硯,司硯會意,給俞妙蘭賞賜了幾套珍貴的墨寶。
謝宜瑤將這一切收入眼底。
雖說司硯在名義上地位更高,但謝鈺也不甘示弱,明面上還是她更勝一籌。司硯雖說禮儀上和太子持平,但實際上並無實權,性格又很溫吞,在長公主面前難免低頭。
二人之間看似和睦,背後卻有暗流洶湧。
然而何止是她們,今天在場的所有人都無不身處利益場,這本就不是一場簡單的宴會。
第二輪被酒杯選中的人是郭遐的侄女。
郭遐剛經歷明貶暗升,十分得意,郭娘子卻很低調,勉強趕在時間結束之前作出了詩,雖然文采一般,但也不必罰酒了。
第三個則是柳家女兒,柳幼慧,尚書令柳濤的孫女。
柳濤是名家子弟,作為前朝重臣卻有從龍之功,謝況稱帝後給他封了縣公,食邑是謝宜瑤的數倍。
柳幼慧又是家裡最小的女兒,從小矯生慣養著的,心氣甚高。
聽過柳幼慧的詩作,沈蘊芳點評:「到底是世家大族教出來的,文采確實不錯。」
只是柳幼慧不知是否緊張了,詩作得慢了點,等她念完時已經超時了片刻。計時的宮人不敢得罪她,便沒有主動提及。
待酒杯被放回了曲水中,柳幼慧也鬆了口氣。
此時有人卻不樂意了,出聲質疑道:「貴嬪、長公主,柳娘子分明超了時,為何不罰呢?」
柳幼慧是個急性子,還未等司硯或者謝鈺開口,就站起身來,指著這人:「你!」
一石激起千層浪,這席下有看不慣柳幼慧平時行事的,也都議論起來,場面頓時混亂不堪。
第33章 忠孝仁義(二) 陛下如今有了兒子,倒……
饒是柳幼慧再不知理, 如此失態也是別有原因的。
這敢和柳幼慧叫板的人,名叫孫青雲,她的胞弟孫白霓從小就跟著謝況, 雖然只是個侍衛, 卻很得謝況的喜歡。
謝況稱帝後, 孫白霓自然也就雞犬升天了。
別看孫白霓現在只是個小官,但卻是謝況為數不多的心腹近臣。而且謝宜瑤知道,孫白霓是個有能力的,以後定會飛黃騰達,故而並不看輕孫家。
然而在柳家這種高門大戶眼中, 皇帝謝況縱使熟讀經史, 卻無家學底蘊,骨子裡也只是個從底層靠武功爬上來的粗人罷了,孫家之流更不過是條靠討好謝況活命的看門狗。
柳幼慧耳濡目染下, 也不把孫家人放在眼裡,之前為此和孫青雲已經有過衝突。
此時一氣之下, 柳幼慧直接站起身來準備發難,差點忘了當下還有幾位后妃和公主在場。
站都站起來了, 要是坐下反倒顯得她連一個小小的孫青雲都怕, 柳幼慧現在進退兩難,還是諸人目光焦點, 一時間大腦宕機, 不知該怎麼辦才好。
有長輩在場, 謝宜瑤也不好發作, 乾脆坐看好戲。
司硯率先出面調停:「諸位還請稍安勿躁,柳娘子也請先坐吧。」
貴嬪都給了台階,柳幼慧自然是下了。
司硯繼續說道:「柳娘子不知超過時間, 並非故意躲酒,然而規矩事先是說好了的,既然超時,還請柳娘子飲一杯酒。至於孫娘子,能提出這點是好的,只是你方才與本貴嬪和長公主殿下說話,居然只坐著行禮,也不起身麼?」
說到這裡,還在幸災樂禍中的孫青雲頓時慌了神,連忙起身謝罪:「青雲目無尊長,還請貴嬪治罪。」
她也本不是喜歡挑事的性子,只是因為和柳幼慧素有舊怨,才失了禮數。
「無妨,你也是一時情急,既然如此,就也飲一杯酒,就此揭過吧。此事原是宮人的疏忽,一樁小事罷了,我也飲上一杯,以表歉意。」
司硯親自斟了杯酒,一飲而盡。
她以柔克剛,三杯罰下來,也沒人再說什麼了。
謝鈺倒是提點了幾句:「雖說今日諸位不必太過在乎禮節,但也不能失了分寸,大家平日裡有什麼恩怨的,不要擺到檯面上來,丟了面子倒是小事,惹了貴嬪和公主們的雅興,那可就是罪過了。」
眾人紛紛稱是。
這兩人一致對外的時候,還是挺會配合的,謝宜瑤心想。
曲水流觴又進行了幾輪,幸好都沒輪到謝宜瑤。反倒是沈蘊芳被選中一次,卻是正合她意,可以大放異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