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宜瑤默默聽著,並未說些什麼,雙手卻不自覺地緊握。
雖說前世已經經歷過了一次,但當下謝宜瑤聽了這話,還是難免覺得噁心。
謝況把她當什麼了?明明知道她是極其討厭王均的,逼她結婚不夠,還管起這些事來了!
謝況肯定是知道這話會惹怒她的,否則也不會叫司硯替他說。
也是因為謝宜瑤最近和司硯走得近,前世他則是叫謝宜琬、謝鈺來和他提的。
謝宜瑤面色不虞,司硯卻面不改色道:「我也只是傳個話,並沒有別的意思。公主聽了若是不高興,就當耳邊風又何妨。」
「你不勸我?」
「你很討厭主婿,我是知道的。而且我是吃過苦頭的……又怎會反過來勸你呢?」
似乎是覺得自己說得多了些,司硯生硬地轉了話題:「我想小睡一會,還請公主回去吧。現在曲水流觴也該結束了,莫為我擾了雅興。」
司硯閉上眼睛假寐,明擺著就是要趕人走。
謝宜瑤也不好硬留下,只得先回去了。
幾句話,讓謝宜瑤又認識到了不一樣的司硯,她本以為司硯對謝況馬首是瞻。
而且,她剛才說「吃過苦頭」……可隨著謝容、謝寧兩個兒子的出生,謝況對她更是寵愛了,她不該為此高興才是嗎?
謝宜瑤覺得自己更看不懂司硯了。
……
回到席上,果然如司硯所說,曲水流觴已經結束。
各女眷有離了席各自攀談的,有留在原位飲酒沉吟的,都十分自在。
謝鈺向謝宜瑤問了司硯的情況,知道沒有大事才放下心來。
「樂游苑有山有水的,今日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倒都有了。」
謝宜瑤乖巧道:「難為姑母費心。」
「我聽說這山上還有個古寺,有百年歷史了,人不多,有幾個比丘尼在,有點意思,倒是可以去看看。」謝鈺一幅嚮往的樣子。
謝宜瑤突然想起了什麼,問:「說到古寺,姑母可有去過城郊的石城寺?」
「這倒沒有。怎麼了?」
「沒什麼……只是侄女去年拜訪過,感觸頗深,以後若有機會,姑母也可去看看。」
謝鈺笑道:「好,難為你念著姑母。」
謝宜瑤在心中把謝鈺的名字從名單中劃掉了。
自從去年在石城寺知道有人為袁盼供燈之後,她一直很想知道那個人是誰。
不是徐梅香,因為她一直在襄陽,沒有來過京城。
也不是謝鈺,如果是她,沒有必要隱瞞。
難道是阿母的家人?可她的父母早逝,只有個阿弟在,而石城寺的僧人說來供燈的是個女郎……
此事暫時沒有眉目,謝宜瑤也只好暫且放下了。
謝鈺帶著幾個侍婢去了樂游苑的古寺,雖然邀請了謝宜瑤一道,卻被她推辭了。
此時謝宜琬正帶著謝宜臻、謝素月、蕭壽安,三個小娘子一道玩耍,旁邊徐王妃和庾氏正在另一邊聊天。
前世謝素月後來依制封了公主,最後和蕭弦的兒子結了婚。因此這樣的景象,在知道她們日後會是親家的謝宜瑤眼裡,著實別有一番樂趣。
至於三妹謝宜環,謝宜瑤卻是一下子找不到她了。
重活的這一世,謝宜瑤一直很重視和官宦家女眷們的交際,她打算和徐、庾二人說說話,恰剛走到她們身邊時,柳幼慧卻主動找上了門。
第34章 忠孝仁義(三) 誰叫她們走的,是一條……
「幼慧參見臨淮公主、江夏王妃殿下。」
柳幼慧在宗室女面前還是有所收斂, 畢恭畢敬地行了禮,笑容滿面。
方才蕭弦之妻庾氏遠遠地看到柳幼慧,立馬藉口說要去照看孩子們, 趁機避開了。也算是託了柳幼慧這一支柳家人和蕭家關係差的「福」, 柳幼慧此時就不必考慮如何跟三個不同身份的女子行禮了。
她開門見山道:「斗膽請問公主殿下, 不知貴嬪身子可有什麼大事沒有?想必貴嬪這些日子操辦宴會,過於勞累了。方才貴嬪為幼慧解了圍,我還想親自謝謝她呢。」
「貴嬪只是身子有些乏,並無大礙,你的意思, 我會替你轉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