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諸位阿妹阿弟,也被謝況一一提及,讓謝宜瑤多留心。
比起那些內官小吏,她更能名正言順地和這些妃主密切相處,也更能替謝況去安撫她們的情緒。
畢竟這等小事,還是沒必要讓謝況親自處理的。
「還有一事,朕也打算拜託你。本來打算過些日子再和你說的,今日你既然來了,便一併告訴你。」
謝宜瑤敏銳地從謝況的語氣中察覺了一絲……和氣?
聽起來,謝況接下來要說的這件事,他並沒有十足的把握謝宜瑤會答應。
並且,她可以選擇拒絕。
謝宜瑤正襟危坐的姿勢自在了幾分。
「父皇但說無妨,女兒沒有不聽從的道理。」
謝況眉頭微皺道:「朕前些日子把文祐……哦,就是周祿周將軍,調到了京口去,讓他接替阿七先前做的事。然而茲事體大,朕到底是放心不過,所以想過些時候派人去盯著點。可惜現在朝中人才青黃不接,有些人朕又信不過,你可願意替朕再做一次耳目?」
之前的幾年,京口都是由謝冰鎮守的。
現在謝沖離世,必須有人來接過他的權力,在謝凝和謝冰之中,謝況選擇了謝冰,謝凝則仍然鎮守荊州。
周祿的勇武,連謝宜瑤都有所耳聞,謝況不傻,不會讓這樣的人才被埋沒,可他也不敢盡信他。
他調任南徐州刺史後,操持著當地的軍事,謝況在他身邊安插了一些眼線,但這樣他還仍然不放心,生怕這些人被周祿收服,左思右想,這才想到了謝宜瑤。
在謝況的想法裡,謝宜瑤再怎麼耐不住性子,喜歡外出遊玩,也只是僅限於京城這一畝三分地,讓她去京口那種地方,和將領們這些粗人接觸,她肯定是不願意的。
畢竟不是處處都是襄陽,襄陽有謝宜瑤數年的回憶,是她母親去世的地方,所以她才會想故地重遊,可京口對她來說是負擔才對。
謝況不知道謝宜瑤此時心裡樂開了花。
什麼叫得來全不費工夫?這就是。
她一直憂心著自己身處京城,再想把手伸得遠些,也很難找到第二個程莫了,畢竟程莫和飛鳶父親有舊,飛鳶又得到了謝宜瑤的賞識,這其中的運氣成分太大了。
謝宜瑤也想過要如何想辦法從謝況那裡得到許可,從未想過有一天謝況會主動提出這種想法。
但謝宜瑤沒有立馬答應下來。
現在,是謝況有所求。
是或否,決定權在她。
謝宜瑤作苦惱狀:「女兒倒不是不願意,只是這一次不知要去多久?」
「京口不遠,走水路也方便,你若是不習慣,也可隨時回來。但要是想完成朕給你的任務,至少是要呆上好幾個月的。」
「既然這樣,王郎要怎麼辦?」
第64章 京口兵將(二) 「我只是不願繼續委屈……
「子平他……」
謝況實在沒想到謝宜瑤會主動提到王均, 一時間沒能想好說辭。
這兩個子輩的關係,一直困擾著謝況。
其實謝況倒無所謂謝宜瑤私下如何享樂,只要不太荒唐, 他都可以選擇寬容。、可惜五年過去, 謝宜瑤一直沒有有孕的跡象, 王均對此也總是支支吾吾的。
謝況也漸漸疲於處理他們的關係,只要不生出事來,就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忘了同你說了,朕打算讓子平出任豫章內史,下個月就要動身了。」
什麼?
「子平他沒有和我說過此事……」
最近王均每次例行來公主第, 都不曾讓人給她傳話。而謝宜瑤在朝中的人, 也沒有一個告訴她此事。
謝況別開眼神:「朕是昨日剛做的決定,連他本人都還沒有告訴。」
「原是這樣。」
謝宜瑤頓時鬆了口氣。
不必與王均呆在一處,對謝宜瑤來說是再好不過的了。
但王均前世可沒有做過什麼豫章內史, 謝沖之事的影響,比謝宜瑤想像的還要大。
一方的太守和內史, 可是百姓的父母官。那些平頭百姓或許這輩子都不會和皇帝有所牽連,但小小的縣令卻能決定他們的生死。=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