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頁(1 / 2)

可裴賀卻難得清閒起來,只有些不要緊的事做。

這樣一來,他頓時又覺得自己的存在好像沒什麼價值,故而趁著今天是個「休沐」的日子,跑來謝宜瑤面前刷存在感了。

這是其一。

其二,他也是真心祝賀謝宜瑤和王均絕婚的,所以才有了送暖硯的主意,這可是他費了好一番心思挑的,並不是什麼華而不實的東西,而是謝宜瑤平時實實在在能用得上的。

但他看謝宜瑤眼下不像有多開心的樣子,就好像和王均離婚並不是什麼值得她慶賀的大事,這讓裴賀感到茫然。

她實在是太讓人捉摸不透了。

縱然如此,謝宜瑤不願再留他一會兒,他也只能揣著空空如也的漆盒,回到自己的住處。

而謝宜瑤則在洗漱過後,將那硯台在燭火下看了個明明白白,才把它好好的放在案上,替換了原來那個使用了多年的硯台。

第77章 公主開府(三) 這就是前無古人,後無……

咸寧七年開春, 某日的朝會,大楚的皇帝宣布了兩件事。

第一件事是,進皇長女臨淮公主為吳郡公主, 食邑二千戶。

雖說本朝皇女多封為縣公主, 但那歷朝歷代皇女封郡公主的不在少數。而皇帝對長女的偏愛, 又是百官有目共睹的,不足為奇。

不過是變了個名號,多了些食祿,這些和第二件事比起來,完全是小巫見大巫, 不夠看的。

朝堂上議論得多的, 也就是這第二件事:吳郡公主開府,儀同皇弟皇子,屬官減半。

這就是前無古人, 後無來者的了!

因此百官們紛紛諫言,希望皇帝可以撤回成命。

他們給出的理由很簡單:首先, 歷史上並無這樣的舊例。其次,公主雖是皇親, 但畢竟不同諸王, 是個坐糜廩粟的主,不能擔負實務, 給國家帶來實質性的好處。

南國舊例, 能開府的基本都是鎮守一方的都督刺史, 更以宗室與權臣為主。大楚建國以來, 能在京中開府的非宗室寥寥無幾,位高如柳濤,權重如崔暉, 都沒有開府吶!

既然官員中能開府的都是鳳毛麟角,那她一個公主,又沒什麼公務需要她來處理,憑什麼呢?

然而謝況很簡單地反駁了,先是拿出謝宜瑤先前在京口和襄陽的作為,又拿她曾經救濟災民的舉動敲打了群臣一番,她一個女兒家都有這樣的能力,滿朝文武卻有許多男兒比不上。

那些尸位素餐的清流就閉嘴了,但仍有恪盡職守的臣子不滿。

謝況繼續反駁著,她沒有需要擔負的實務?那就安排一些嘛。

「上天給朕一位這麼能幹的女兒,朕怎麼能不順應天意呢?」

此話一出,有沒有道理不說,但凡是有點腦袋的官員,都知道皇帝是已經打定主意的。今日只是通知他們,並沒有商量的餘地,為了避免引火上身,他們都不再言語。

至於有幾個糊塗人,拿公主的私德去反駁的,更是被謝況批得狗血淋頭。

這事姑且就這麼定下來了。

因著謝況稱帝至今,和前代皇帝相比,已經算是沒做過幾件糊塗事的了,他打定主意的事,聽上去再怎麼荒唐,只要不冒犯到清貴們的根本利益,通常還是可以順利推行的。

至於皇帝此舉背後的緣由,臣子們只能在私底下猜測了。

畢竟,皇帝、士族、軍鎮等多方勢力之間的種種博弈,大家雖然心知肚明,卻沒有人拿到檯面上來講。

謝宜瑤身為皇帝的長女,生母先皇后已故,且袁氏在朝中並無權勢,無外戚之憂。而和主婿王均離婚後,公主與琅琊王氏的丁點關聯也斷了。

現在她在政治上幾乎是個白身,只有著皇帝之女的身份,陛下這般重視她,於是朝野中關於公主絕婚的真正原因,又多了一種說法。

公主又與太子交好,她的勢力增強,也會使太子的地位更加穩固。

偏皇帝給公主挑的新封地是吳郡,吳士在此處有百餘年的根基。雖說這並不代表公主對吳郡有管制的權力,但帝王的決斷,總是很值得揣摩的。

三吳富庶不輸京城,更是楚國重要的財政來源。正朔偏安以來,吳士不同於從北方南渡而來的僑姓士族,雖然不曾掌控權力中心,但往往在地方上更具優勢,能夠把持一地命脈,經王朝更迭而不衰。

最新小说: 回收金手指,從六零開始 大人,我真的會破案 安太歲 瘋山鎖春 穿越者反殺指南 開局就送金手指,知青下鄉贏麻了 在荒野戀綜撩了男配[穿書] 替嫁太子妃 大唐辟珠記 被獻給暴君後我作天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