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頁(1 / 2)

不過具體請哪些賓客,謝宜瑤全交給沈蘊芳決斷, 她對京中女眷關係的了解還要勝謝宜瑤三分。

而以沈蘊芳對謝宜瑤的了解,自是能給出她最滿意的答案。

譬如, 宗室女怎麼說都是自家姊妹,即使是身在地方的堂姊妹, 沈蘊芳也都放上了名單。既然謝素月都沒受她次兄謝義遠的波及, 其餘各有不同立場的也一樣,反正邀請是都邀請了, 要不要找藉口不來就是她們的事了。

宗女外, 其餘賓客多是官宦人家的女子, 有崔朝華和褚秋澄這樣如今在朝中有一席之地的, 也有俞妙蘭這樣「閒雲野鶴」,明明離朝堂很近卻又能獨善其身的。

高門與名望更不用說,然而也存在例外, 比如柳幼慧,畢竟她的祖父是柳濤。

但一個龐大的家族內部,本就有遠近親疏不同,各種傾向和派別並存,如今柳家也有不少人心甘情願倒戈向謝宜瑤的,哪怕只是為了保全門戶。

謝宜瑤顧忌到高門士族尾大不掉,也沒有對柳家趕盡殺絕的意思,至少在場面上還有和解的可能,所以也欣然接受了他們的投誠。柳綰因謝宜瑤特例「開恩」,雖已不在朝中領職,但還是保留了爵位。其孫女柳希度又自多年前就和謝宜瑤關係親密的,她理所當然也在受邀之列。

另外,春燕這批當年從京口跑來投奔謝宜瑤的人也赫然在列,她們當中已有好幾個有才幹的被安插進了尚書台,春燕就是進了倉部,因此雖然她們出身一般,但以此讓她們和皇家士族同席,也不算很失了禮。

謝宜瑤看過名單,心中很是滿意:「懷香,也是辛苦你了。」沈蘊芳卻只說這是身為謀主的本分,而且宮宴真正籌備起來,靈鵲和飛鳶恐怕需要費的心思會更多。

謝宜瑤不把她的客套當真,她心知複雜局勢下需要有多方考量,沈蘊芳做得很好,如同她過去的十幾年裡每一次為謝宜瑤出謀劃策。

除了在名單開頭添了姑母謝鈺,謝宜瑤沒對沈蘊芳的選擇做任何修改。

這之後宴會的各種準備不必細說,相關官吏對流程很是熟練,謝宜瑤偶爾提點幾句,沒有遇到什麼麻煩。

……

宴會當日傍晚,女客們陸陸續續地進了宮。

謝宜瑤深知她能如此順利成事,離不開謝況的疏忽,因此在那場宮變後,宮禁嚴明未有鬆弛。

縱然這次宴請的是女客,誰知道這群人里會不會冒出第二個她呢?又或者是孟二娘這樣被支使的?

謝宜瑤不敢鬆懈。

驗查得仔細自然就會費時,等所有人入座完畢,天色已經完全暗了下來。

「諸位今日不必顧忌宵禁,」謝宜瑤笑著道,「朕都安排好了,你們只顧享受便是。」

眾人一道稱是。

大長公主謝鈺派侍者來傳了話,她就不露面了,免得小輩們不自在。

話是這麼說,現在謝宜瑤的身份已經足夠讓她們不自在了,大長公主在不在場倒是其次。

宴會正式開始,因為先皇過世連一年都沒到,謝宜瑤為了表示自己的「孝」,是沒有安排絲竹的。但殿中並不算安靜,有不少賓客小聲交流著,安排座位時,謝宜瑤有心讓關係不錯的賓客坐得近些。

又因沈蘊芳和崔朝華主動到御前敬茶,謝宜瑤和她們談笑自若,席間眾人見了,也都卸下了一些防備,舉止也隨意了一些。

賓客中不少人和謝宜瑤的關係不算親密,因此受到邀請時是很忐忑的,生怕這位頗有手段的帝王是別有用心。

在眾賓客中,謝宜瑤一眼就注意到了俞妙蘭,她的兄長之前和先帝先太子都有些關係,謝宜瑤即位後,便也託了個理由辭官。但看俞妙蘭的態度,謝宜瑤覺得她和兄長未必對自己很排斥。

她將俞妙蘭喚到自己面前,自然地寒暄起來:「妙蘭,你先前在編的集子,可有些進展了?」

「要在浩如煙海的書史中搜尋先前數朝女子所作的詩文,實在有些困難。不過本朝女子所作我已盡數輯錄,只是還需查漏補缺。之前天華公主派人將她母妃的詩文稿交給了我,據說是多虧陛下相幫……」

「朕不過是和她提過一次建議,最終做出這個決定的還是她本人。倒是你,一人做這樣繁瑣的工作,若是需要人幫襯,儘管說就是。能輯書的官吏,皇城中是不缺的。」

俞妙蘭拱了拱手:「陛下願意提供資金上的幫助,已是感激不盡。」

「就知道你會這麼說,不過朕會希望有人替你分憂,也是因為還有旁的事要拜託你。」

最新小说: 回收金手指,從六零開始 大人,我真的會破案 安太歲 瘋山鎖春 穿越者反殺指南 開局就送金手指,知青下鄉贏麻了 在荒野戀綜撩了男配[穿書] 替嫁太子妃 大唐辟珠記 被獻給暴君後我作天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