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寶清雖是詢問口氣,但神色十分淡定,她自然知道律法里沒有哪條不許百姓仿照官用水車的,但若都水監牽強附會給她拉拔個名頭,也不是不可能,可今天來的人是藍正臨,她直覺藍正臨不會這樣做。
藍正臨沉吟片刻後,道:「好大的口氣,你就這麼看上一眼,手下既沒有熟手的匠人,也無測量憑據,光憑這些?」
他揚了揚手裡的那幾張紙,不屑地說:「也想搭水車?」
「測量的憑據不是太要緊。」明寶清轉首看向那輛大水車,篤定道:「反正根據河流流速、水勢的不同,總要重新量定的。釀白河大部分的河段平緩,這麼大個水車,放在釀白河河岸,根本轉不動。」
至於流速大的那一處,已經被邵家占據了。
「那要怎麼辦?」藍正臨忽問。
「大半都要換成竹骨,竹骨要夠年份,但也不能太粗。」明寶清思量著,「目測,這個水車高有六丈,車軸五丈有余,木箭二十八根。承受水流衝擊的葉片應該是可以拆卸替換的吧?水流急時,可以拆葉片多增竹筒,葉片受水衝擊,易損壞,至多隔年要就替換,還不如直接用竹編而成,更輕便。釀白河水緩且淺,這一排盛水竹筒應該更平一點,這樣盛水會更多些。」
藍正臨聽她說罷,抬手指著這水車由中心的輪軸向四外射開去的木箭,說:「這叫輻條。水車最緊要就是中間的輪軸,該如何連接支撐起這些輻條?」
「這輪軸是八角軸,頭尾兩段做孔,直插輻條。」明寶清微微眯眼,看著水車說:「要費些功夫。」
「你自家缺乏勞力,耕種無力,何必折騰這個?」藍正臨不解問。
「鄉里有幾戶種稻人家與我們關系還不錯,田畝也都能連在一處,溝渠零零碎碎,而且裡面的水只有雨季才會豐盈,什麼都要看老天爺的眼色,若有水車,讓他們一起出力搭建,他們應該
會答應的。」
明寶清說的不是文先生的田,而是黑大他們三兄弟的新開墾的荒地、孟老夫人、姜家,還有陶家以及游家的田。
文先生的田同他們的田中間還隔了衛家的田,所以明寶清暫時沒算上。
游飛消失了這些日子,但游家的田不能荒廢著。
藍盼曉同里正說了一聲,讓黑大他們這一年先種了游家的田,等秋來有了穀子,總要給游飛攢起來的。
藍正臨好一會沒說話,再開口時道:「都水丞衙門裡有這個水車的圖示,我可以謄寫一份給你。」
「多謝舅舅!」明寶清驚喜地說。
藍正臨張了張口,到底沒有不許她這樣稱呼,只道:「不過你做的小水車成功後,也要有詳細的圖示留存。」=quothrgt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