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繼續道:「朕還欠你一件事,在朕死之前,朕想替你辦到。在朕的枕頭下,有一道詔書……」
景暄和將他枕下的東西拿出,全身一顫,這是朱懿德昭告天下,幫助於景漣恢復名譽的聖旨,在聖旨末尾,還有將於愷之接回京城的特赦。
朱懿德嘴角溢起一絲微笑,「謝謝你,帶朕看過外面的世界,朕這一輩子都像在囚籠里,只那一回,便夠了。」
「皇上……」
「朕之前誤信了奸人,如今朕已經奈何不了他了,可唯獨大明的玉璽,不能落入他的手裡。」他似乎吐出了最後一口氣,「它在……春……春……」
還未說完,他便咽下了最後一口氣。
身旁的太監泣不成聲,道:「皇上,駕崩了。」
太皇太后腳下一軟,被身旁的宮女攙扶住了,她指著李太后,一字一句道:「若不是你將烏騅那個禍根帶進宮,明貴妃就不會死,皇上也不會心神俱碎!來人,將李惠然禁足宮中,面壁思過,非詔不得出宮!」
「太皇太后,您不能這樣對我!臣妾與人私通,難道太皇太后您這些年來,就甘願守寡,沒有一絲綺念嗎!」
「你住嘴!」太皇太后用力打了她一巴掌。
「太皇太后!」李惠然捂住臉,還想分辯,卻被太監們拖了下去。
第211章 懷獻太子 且看明日,這大明江山是誰人……
景暄和將朱懿德最後的詔書呈給太皇太后張氏,這個飽經風霜的老太太只是重重地嘆了口氣,最後道:「就依哀家孫兒說的辦吧,於大人為國盡忠了一生,於家人……不該有此下場。」
她還記得,當年她兒子順昌帝將於家滿門判罪後,她是如何苦口婆心地勸說,可自己的兒子就像吃了秤砣鐵了心一般,任她如何勸導,他都沒有同意放於景漣一命。
那時她還是太后,並不像現在這般,是太皇太后。也就是那一次,張氏第一次發現,自己的兒子已經長大了,原來他早已默默地脫離了她的庇護,成為了一個獨當一面的鐵血君主。
郭庭毓亦是心情沉重,可當下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他掩了哀容,鄭重道:「皇上猝然駕崩,他之前並未冊立太子,那麼皇位,該由誰繼承呢?」
文官中有一人道:「合該由太皇太后她老人家主持大局!」
張氏剛要說話,黎振卻說:「稟太皇太后,皇上病逝前,其實已經立了新皇的人選,只是他一直沒有讓外人知曉罷了。」
郭庭毓眉頭一挑,「立儲之事關乎國本,黎督主可不要信口開河。」
黎振示意了一下阿衡,阿衡點點頭,從朱懿德身邊的小匣子中拿出了聖旨。
「這聖旨乃是主子萬歲爺病入膏肓時,強撐著龍體寫下的,上面有玉璽的印記,做不得偽。」黎振的聲音不大不小,迴蕩在乾清宮中。
郭庭毓毫不畏懼地說:「黎督主的話可真有意思,立儲乃是國之大事,皇上未告訴文官們,難道就只告訴你一個宦官嗎?豈不是太過兒戲了!」
「那還不是因為主子萬歲爺並不信任你們?他更信任東廠,只有東廠才是他值得託付的所在。」黎振的笑容帶著一絲諷刺,「郭大人,難道你想大逆不道,違拗主子萬歲爺的意思嗎?」
太皇太后這時卻發話了,「黎督主,如果這是真的,那麼聖旨上,到底立的誰人為儲君?」
黎振微微一笑,鄭重道:「那便是……懷獻太子。」
「什麼?」
「黎督主是在拿我們尋開心麼?!」
「懷獻太子不是早就崩逝了嗎?」
「……」
文官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郭庭毓更是像聽到了笑話一般,再次確認道:「黎督主說的,可是之前崩逝的懷獻太子,皇上的親哥哥?」
「正是。」黎振朗聲道,「阿衡,將新皇帶上來,讓大家看看。」
阿衡點點頭,不一會兒便有小太監領了一人進入乾清宮。=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