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相寺在江湖是個怎樣的存在?
古往今來,江湖派別林林總總,隔三差五出一個掌門,占山為王,自立門派。沾了一點花拳繡腿的功夫就敢往自己頭上堆砌各種修辭的武林人士更是多如牛毛,什麼飄雪公子,風月仙人,名字起得花里胡哨,連百鳥之王聽了都要汗顏。
然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再天花爛墜的名號也不過滄海一粟,眨眼間被後浪吞噬,消失得無影無蹤。
無相寺,百年不倒,屹立江湖,其地位可見一斑。
江湖素有「北少林,南無相」一說,兩大門派同宗同源,卻大相庭徑。
少林派務實,無相派務虛。
少林派講究拳拳到肉,無相派講究無中生有。
少林派重「苦」和「勤」,認為勤勉,吃苦,便能習得少林功夫的精髓。
而無相派重「悟」和「空」,唯有感悟,和放空,才能登頂無相絕學。
是以江湖中人人都有資格敲開少林寺的僧門,至於能不能經歷考驗求得真經另當別論;而無相寺,唯有僧人領道才能入門,閒雜人等連遠觀僧門的資格都沒有。
元晦聞言,表情平靜到近乎寡淡,他低頭理了理袖口,風談雲清道了句「好」,仿佛不管是無相寺還是有相寺,都不過是處遮風避雨的僧廟,而他不過是位尋求佛門庇護的尋常香客。
兩人從秋末冬初,走到寒冬臘月,在一個朔風飄飄雪滿天的日子,抵達無相寺。
落雪傾城,如柳絮一般,無聲無息。無相寺前一千零一個台階堆滿了厚厚的積雪。
元晦跟在和尚身後,亦步亦趨,留下一長串深淺不一的腳印,明明暗暗的,陰影的邊緣閃著細碎的金色細芒。
兩人到達石階盡頭。
和尚伸手,推開了厚重的僧門。
元晦定了定,抬眼看向前方。古老的寺廟掩映著冬雪,宛如浮雲下的剪影,分外沉寂肅穆。
他目光微微一錯,繞過寺頂勾心鬥角的檐牙,落在後山隱約可見的塔樓上。
那裡是無相寺的藏經閣,壓著無數江湖人的武學夢。
他的眼底驚鴻照影般湧起一陣疾風驟雨,很快沒入深不見底的眼眸里。
而後,元晦低頭掃了掃衣衫下擺的落雪,面不改色地跟著和尚進了門。
第13章 轉機
一盞青燈,一杯苦茶,幾縷佛音裊裊,轉眼五個春秋。
乍暖還寒的二月天,院中積雪還未化盡,幾樹紅梅迫不及待地爬上了枝頭。
微風乍起,花影浮動,暗香流轉。
一個年輕的和尚踏著春光而來。他瞧著年紀不過雙十,足下生風,步履匆匆,經過梅樹時,寬大的僧袍不小心勾到枝頭的一角,年輕的和尚不懂憐香惜玉,將袖袍一抽,摔了一地殘花。
他沿著小道一路疾行,停在一處禪房外。見門扉虛掩,便乾淨利落地探進去半個身子,目光在屋裡溜達了一圈,落在一個長身玉立的身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