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勸桑麻是知縣的責任,這也是鑽了知縣調任的空子。
安蘊秀一連下基層好多天,弄清楚種種因果,她望著荒蕪田野,估摸了下民眾存糧,又細查官府存糧計算,眉頭越皺越深。
存糧並不足以支撐過冬。
自己來到奉山縣的第一道難關,就是最難解決且避免不了的,糧食。
洪繼昌千挑萬選把自己弄到這兒來,必不會同意給自己撥款賑濟。何況奉山縣山高路遠,即便宋鴻卓等人撥了糧款,到手的也不知被盤剝了多少次。屆時寒冬饑荒,賑濟又不夠,還不知道會出什麼亂子。
安蘊秀眉頭緊皺,望著輿圖沉思。她自知救濟是等不來的,這道難關,只能靠奉山縣自己。
而現在已經是盛夏,留給自己的應對時間,已不足半年。
第36章行商
奉山民眾一開始對新縣令期望極高, 可日子逐漸平靜,也沒有見新官雷厲風行地做什麼大事,倒是整日裡戴著草帽往田地里鑽, 不知在忙些什麼。
梅成跟著去了兩次, 見她只是在搗鼓花花草草,後續也沒了興趣。只坐在縣衙里自我懷疑:這小子真能成大事嗎?自己當時怎麼就那麼相信他?
直到有一天, 安蘊秀握著一把綠葉興沖沖地跑到他跟前。
梅成聽她絮叨半天,又垂頭看看那把葉子,有些明了:「你想發動百姓種這個?」
「不是種, 是摘。」安蘊秀糾正道,「今年已經錯過播種時節, 下半年註定沒什麼收成。想要籌足過冬的糧食, 只能另想旁的辦法。」
「而且下半年這麼長的時間, 大家不能什麼都不干, 惰性是會傳染的。所以接下來,必須要勞作。」
梅成聽了半晌, 他之於這些事並不敏銳, 以往即便察覺了也不以為意,如今倒是有些認同了。
「那你打算怎麼做?」
安蘊秀晃了晃手中的綠葉:「簡單來說, 就是發展商業。」
「我看過了,奉山縣這地理是劣勢也是優勢, 有大江有渡口, 水路交通可以的;下游是青州德州, 北邊還有大淵,市場也夠廣闊, 發展商業再合適不過了。若真能發展起來,賺的銀兩足以抵扣稅收顧住溫飽。」
「唯一要費心思的就是賣什麼了。」安蘊秀舉起手中的綠葉, 奉山縣的物產也不豐饒,她走了許久的路,遍尋山野,終於發現了一片野茶樹。
那片野茶樹長得格外好,她當時用地衣植物粗略製作了石蕊溶液,約莫測出那是一片適合茶樹生長的酸性土壤。
「西邊山坡有一片野茶樹,品質很好。只不過長得稀疏料峭,不易採摘,採茶炒茶估計要費去不少人力。我們今半年的任務,就是把茶葉賣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