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定主意,安蘊秀詳細地寫了十幾頁計劃書,隨即馬不停蹄地下基層,接見了奉山縣林林總總二十幾位鄉長里正。
梅成想不出這些法子,可若是法子擺在眼前,還是能窺見幾分希望的。此刻他佩刀守在門前,稍稍偏頭,就能看到簡陋的室內安蘊秀從容自信的面容,以及三三兩兩湊在一起商討的老鄉長。
「大人。」一老鄉長上前遲疑道,「這野茶樹,荒地里的粗野俗物,不是貴重東西,真的會有人來買嗎?」
「再貴重的茶葉也是土地里長出來的,這野茶樹多年來天生地養,很是難尋。我已找人驗過,是旁的名茶所沒有的風味。」安蘊秀解釋道,「物以稀為貴,若真能推出,不愁賣不出去。」
老者下意識點頭,又似乎還沒完全放下擔憂:「可光憑這些茶葉,似乎也不能長久顧全……」
「正是!老先生果然慧眼如炬!」
安蘊秀滿臉誠摯一陣誇讚,聽得老鄉長臉皮發熱,剛要推辭兩句,便聽安蘊秀順勢說道:「所以,我打算另謀作物。」
任何時候,單一經濟都是不可靠的。種莊稼會遇到收成不好的時節,沒經過人工培育的野茶樹更不牢靠,還是得多多發掘一些其他的物產,豐富商品種類以防萬一。
況且,今年是錯過了播種時節才不得不這樣做,來年春耕還是要把握住的,對於今年零星幾個按時農耕的鄉鎮也得安撫住。
安蘊秀將這些計劃細細說與他們聽。
「今年按時農耕的鄉鎮,做得很好,堅持下去就是了,匪徒賦稅這些事我會著力解決;今年未有耕作的鄉鎮也不必擔憂,我們另有出路。」
「生長茶樹的那片山坡離李家村近,便由李家村負責統籌採摘。如何炒制晾曬成茶,則要請各位鄉長伸以援手舉薦人才。」
「其餘的村子負責採種旁的作物,離江近的往江里找找,離山近就往山里看看。待年末,所得錢財抵稅盈餘後會盡數分到每個村子,積極踴躍的人家每戶會有五升米的嘉獎,更能獲得『奉山英傑』的榮譽。」
「得此榮譽者能在村務、甚至縣內事務中享有優先特權。」
「……」眾鄉長眉目以示,隱隱有些心動。
於古人而言,榮譽頭銜的誘惑屬實不算小。正當有人想要站出來答應時,先前的老鄉長攔住了他,皺著眉提了個關鍵問題:「大人,賣茶的銀兩真能抵賦稅嗎?」
這話一出,心情激盪的眾人也略有遲疑。
現下賦稅還是徵收米糧,有銀兩確實有機會買來米糧,可若是買不到,銀兩真能抵稅糧嗎?=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