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子四文一斤,豆腐三文一斤,其實鎮上的人賣的是四文……堪稱是暴利,皆因為點豆腐的手藝難得,誰家要是會點豆腐,那都是留給兒孫傳家,絕不會往外傳。
鎮上賣豆腐的人家姓柳,他們家手藝一般,點豆腐的滷味很重,豆子的腥氣明顯,香味就淡了。
沒有對比,柳家的豆腐也還好吃,如今有了溫雲起點出來的,再回頭去看,那差的不是一點兒。
整個鎮子有二十幾個村落,周家村只是其中之一,往日柳家的豆腐就不夠賣……他們不敢請人,怕手藝外傳,家中人又不多,一天到晚也點不出多少。
做獨門生意,柳家人倒也不慌,點出多少都能賣掉,反正就和在地里幹活一樣,用盡力氣,能做多少算多少。
如今多了周家的豆腐,柳家有不少老客,生意暫時沒受影響。
豆腐點完,送走了村里看熱鬧的人。周母開始給全家做午飯,溫雲起沒有歇著,繼續幫著燒火。
周父看吃飯還有一段時間,把石磨和桶盆洗完,他閒著無事,提了柴刀上山去了。
這點豆腐要燒不少柴火,家裡的柴火用來做飯可以管大半年,如今開始賣豆腐,也不知道能不能管一個月。
周母半夜就起,干到現在,身體上很
是疲憊,但腦子卻很亢奮。方才有村里人在,好多話不好說,此時忍不住了:「大椿,你何時學的手藝?」
「去年。」溫雲起張口就編。
那周大椿十多歲起就經常進城扛大包,一年中至少有半年都在外面混跡,並沒有每天十二個時辰和家裡人相處。因此,溫雲起說自己會幹,家裡人也質疑不了。
至於碼頭那邊,大家都是短工,周大椿身邊的工友時時在換,也無人能跳出來質疑。
周母手中砰砰砰切著菜:「那你怎麼不早說?你昨天買豆子真的嚇我一跳,我以為你不行……」
她喋喋不休,發泄著自己的興奮。
等到吃午飯,鎮上的夫妻倆也回來了。
「大椿,你這需要我幫忙嗎?」周大喜因為弟弟娶妻,加上給地里拔草,已經在家歇了近一個月。
若是弟弟不需要幫忙,那他還是得進城幹活。
「要!」溫雲起承諾,「我給你開工錢,工錢肯定比你在碼頭上賺的要多。」
碼頭上扛包,一天能賺到三十銅板左右。
楊招娣滿臉興奮:「那我呢?三弟,我也能幹,絕對聽話。」
剛才在回來的路上,夫妻倆已經商量過了,周大喜覺得,如果自己能留下來做事,在家裡就能賺到銀子。這算是弟弟幫了他的忙,兄弟之間應該互幫互助,弟弟幫了他,招娣在家裡幹活就算是還了情分,不應該再要工錢。
畢竟,招娣要帶孩子,不要工錢,時間上也從容些,不用早起忙碌。
可楊招娣覺得,帶孩子不費多大的事,她認真幹活不偷懶,怎麼就不能要一份工錢了?
今兒的豆腐一百多斤,那就是三百多個錢,正常婦人幹活,一個月才二百個錢。
她也不要多,就一月拿二百就行。
這會兒周家夫妻沒出聲,兄弟之間的事,一個弄不好,就會傷了情分。
「不如出去賣豆腐?賣得多賺得多,一斤豆腐給我二文就行。當然了,這只是對你,至於旁人……一百斤豆腐給我二百五十文。」
楊招娣今日親自賣了豆腐,一百多斤里有一半都是她賣掉的,這麼一算,她今兒就賺了五六十文。
這還只賣了半天,要是賣上一天……楊招娣更加興奮起來,都坐不住了。
「三弟,你真好。」
這分明就是送銀子給她花。
溫雲起笑了笑:「二哥一個月工錢一兩半。」
周大喜碼頭扛包,一個月能賺個八錢左右,但一般的工頭都只包午飯,早晚飯得吃自己的。而碼頭上的吃食都挺貴,再怎麼省,一個月也要花一錢多。
這工錢都不是比碼頭上高一點兒,而是翻了個番。
周大喜瞬間無措:「這是不是太多了?」
溫雲起一笑:「明天可沒有這麼輕鬆,咱得多泡豆子。」
周大喜立即點頭,他也希望弟弟能多賺,弟弟賺得越多,他這工錢就拿得越穩。那他一年就是十幾兩銀子進帳!=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