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成的騎射雖不及保清,到底是他親自教得,自幼弓馬嫻熟,又怎麼會到如此地步,竟是要行如此下作之事。
而胤禔有些心虛,又或者是為了跟胤礽抬槓,便開口反對道:「皇阿瑪,此時或許只是意外,畢竟最後也沒有傷亡。」
見二人仍是各懷鬼胎,甚至胤禔說出這種話,康熙怒極反笑:「沒有傷亡?璟瑄還躺在那裡,兩位王爺身上也都受了重傷!」
康熙回憶起那日太醫之言,想起璟瑄與老虎搏鬥的勇敢,以及最終昏過去的樣子。
他又看了看,跪在面前的兩個糟心的兒子,不住嘆息道:「福安公主雖為女子,其心可嘉,品行高潔,孝之一字,當屬諸皇子皇孫之首。」
康熙這話一出,太子臉都黑了:皇阿瑪這是何意?而胤禔也是同樣的臉色鐵青。
這話和指著鼻子罵他們不孝,也沒有什麼別的區別了!
胤禔還好些,他雖然擔心事情敗露,但一貫是個直腸子,可胤礽速來與康熙親近,哪怕這些年,自從索額圖一事便大不如前,可到底是了解康熙的。
胤礽心裡清楚,皇阿瑪必然是查到了什麼。莫不是,他已經知道,此事與大哥有關?
甚至,皇阿瑪是否已經查到了自己……胤礽背上此刻有些濕了——他承受不起失去皇阿瑪信任的代價了!
正當胤礽腦海里天人交戰,康熙重賞了在京城的四福晉,以及在永和宮喝茶的德妃。
為了表示安撫,康熙還給胤禛去了封信,信中關懷他這個四兒子監國之外,重點提到了璟瑄此次的功績云云。雖然這不是老爺子第一次寫信,但如此和藹親近,這可是從前太子才有的待遇。
可見,璟瑄此時是真得誤解了康熙,他當時真得只是有感而發——畢竟,又有幾個兒孫,能如同璟瑄這般豁出性命,擋在自己身前呢?
當然,璟瑄自己是有了把握,才挺身而出的,她可不會用自己的生命冒險,這不過是她一次看起來「危險」的機會罷了。
「花卷,倒茶。」璟瑄就著茶水,服下了一粒藥丸子。
而她的手中,把玩著一個棕色瓷瓶。
第65章 陸績懷橘,論孝道反惹他人笑
是夜,康熙的營帳。
帳外的八旗兵打起了精神,璟瑄得了康熙的口諭,此刻前來拜見。
一進帳篷,璟瑄頓覺一股威嚴肅穆,哪怕康熙對她十分溫和。她已接到了消息,十八阿哥已經去了。
她一來,康熙便免了禮,給她看座。梁九功也有頗有眼色,恭敬地給她上茶。
但康熙並無與歷史記載上一般的痛苦傷懷,也對,畢竟康熙有那麼多兒子。
「璟瑄吶,」康熙斟酌了一番,似乎是在猶豫如何開口,「你可還記得阿斯蘭?」
阿斯蘭?她覺得這名字有點耳熟,此人是那日獵鷹之人,蘇完瓜爾佳王爺的小兒子。
「這是何人?」璟瑄不知道康熙想做什麼,難不成是想亂點鴛鴦,但不妨礙她裝傻,「可是那日圍獵中哪位王爺的兒子?」
「是這樣,那日,蘇完瓜爾佳王爺傷勢頗重,」康熙似乎也不好意思再說下去,「有功之人,朕不可不賞。」
有功?璟瑄此時非常不滿,到底是誰救了你,心裡沒點數嗎?
「有功自然要賞,皇瑪法富有四海,自是有章程,」璟瑄努力擠出來一個笑容,不陰不陽地頂回去,「至於孫女,雖然璟瑄冒死救了您,卻不為賞賜,為人臣子,君父有難,自然是要挺身而出的。」
康熙一瞬間有些惱怒,璟瑄居然這般不識抬舉,她話中的意思雖然委婉,但康熙浸淫多年,又怎麼會不明白?
這就差指著他的鼻子罵了:你富有四海,卻還是要拿冒死救你的孫女,去安撫蒙古人!
聽璟瑄這樣說,康熙卻仍是沒死心,這幾年,他看到了璟瑄的能力,更是急於早些掌控蒙古——若璟瑄真能嫁給蘇完瓜爾佳·阿斯蘭,日後便是他在蒙古最有力的支持者。
恪靖在三十六嫁敦多布多爾濟,此時也已經掌控喀爾喀,此時權傾漠北、漠南,頗得百姓愛戴。
康熙心裡熨帖,為這個女兒自豪。以至於在那日蘇完瓜爾佳王爺求娶之時,康熙也動了心思。他這個孫女,不比恪靖差。
「璟瑄吶,吃些橘子,」康熙溫和地看向璟瑄,似乎並未聽出璟瑄言語中的嘲諷之意,「這是你阿瑪著人送來的。」=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