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令月將這一切都看在眼中。
她垂下眸子,心中暗自合計著,她的四名同母兄長中,也就屬李弘和李賢還算有點本事,不過,這「有點本事」,也是相對李顯和李旦而言。
如今,李弘已經身故,李賢也將要步他的後塵。
李令月和武皇倒是沒有必要再對李顯和李旦痛下狠手。一則,依照這兩人的能耐,很難掀起什麼風浪來,二則,幾個兄長/兒子一個不留,對李令月和武皇來說,名聲不大好聽。
只要李顯和李旦的行事莫要過界,李令月倒是願意留著他們做做面子功夫。
當然,前提是這兩人以及他們的子嗣足夠安分守己。若是這二人對李令月和武皇產生了威脅,就算名聲再不好聽,李令月也會親手將他們料理了。
武皇對兒子終究還是有幾分仁慈之心,她沒有命李賢當即自盡,而是給了李賢三天的時間,讓他去完成一些未盡之事,並與身邊之人道別。
當然,逃跑是別想逃跑的,李令月帶回來的十萬大軍如今就駐紮在洛陽城外,李賢插翅難逃。且他一旦有不軌的行為,他的妻兒就會遭到牽連。
在這樣的情況下,李賢自然會做出明智的選擇。
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李賢究竟有沒有後悔過,李令月不得而知。
不過,在李賢來求見李令月的時候,李令月拒絕見他。
當時,武皇就在李令月的身邊,李令月對前來傳話的人道:「孤與六兄,無舊可敘。看在六兄在孤年幼時照拂過孤的份上,往後,孤會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照拂嫂子和侄兒一二。」
當然,她的這個照拂,至多只是讓李賢的妻兒不至於缺衣少食。至於更多的,就別指望了。
對於李賢的妻兒來說,李令月也算是間接害死了李賢的兇手,她當然不會傻到直接去見李賢的妻兒。
武皇聽了李令月的話,頗為不贊同:「令月,你終究還是心軟了。房氏與其子過得如何,同你有什麼干係?他們也配讓你親自出面照拂嗎?」
「李賢會落得鴆酒一杯的下場,是他咎由自取。你不欠他什麼!」
「你當你這麼做,房氏與其子會感激你嗎?不會,他們只會覺得你軟弱可欺!」
武皇從未見過李令月這般「實心眼」的人,旁人對她有一分好,她恨不得還個三分回去。
李令月與武皇相處時這麼做,武皇只會覺得熨帖,可李令月對著旁人也是這副做派,武皇便免不了擔心她會吃虧。=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