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令月總覺得武皇話中有話,她不知道這是不是自己的錯覺。
……
在與心腹愛將們協商過後,李令月很快便敲定了進入吐蕃的人選。
攏共五千餘人,既有在吐蕃頗有勢力之輩,又有那等長袖善舞之人,還有一些則是看著不起眼卻極擅打探消息之人。
對於李令月而言,數千人,是一個比較合適的數字。多了,不好管理,吐蕃人會通過這些人反向打探到大唐,尤其是她的情況。少了,則如泥牛入海,起不到什麼效果。
在為這些人安排好各自的工作後,李令月終於派人將他們送回了吐蕃。
這些人一回到吐蕃,便忙不迭地向他們的同伴們轉述他們一路上的見聞。他們秉著七分真,三分假的原則,幾乎將李令月吹成了真神下凡。
緊接著,武皇也被他們吹了一波,說她能夠生出這樣一個女兒來,定然也不是什麼凡人。自武皇登基之後,大周出現了許多前所未有的氣象,這正是上蒼給他們的提示云云。
他們的話,有些人信了,有些人則將信將疑。但人都是有從眾性的,隨著他們的話語在吐蕃越傳越廣,影響的人自然也越來越多。
這時,那些回到吐蕃的人又暗自感嘆,大唐太女手中有不少良種,更有許多他們用得上的東西。可惜,這些好東西,她向來只給自己人。
要是他們也能跟大唐太女成為「自己人」,不知會有多少好處……
這番話,聽得周圍之人人心浮動,恨不得立刻將李令月撒出的餌咬在嘴裡。
吐蕃人中,仍有一批重臣堅定地認為大唐人不可信,他們應該好生防著這些唐人。但有了回歸吐蕃之人的大肆鼓吹,不知不覺間,吐蕃人分化成了兩撥……
日後,當大唐再次征戰吐蕃之時,只需將堅決不肯服從他們的這撥人打服就好。
當然,這是後話了,現在暫且按下不提。
……
卻說李令月跟著上官婉兒一起操辦科舉之事,前後忙碌了兩個多月,才終於有了些眉目。
此時的科舉程序還遠遠不像明清那般繁瑣,因朝廷急著用人,待做好準備之後,從初試到殿試,攏共只花了月余時間。=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