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他們看向了站在他們面前的武皇和李令月,決定請教一下這兩位。
大唐的先祖都親自還陽了,他們不抓緊時機請教武皇和李令月,更待何時?
此時,大部分人都將目光放在了武皇的身上,雖然武皇生前的種種行事手段備受詬病,但眾人對於武皇的能力還是十分認可的。
「請則天大聖皇后和鎮國太平公主出面,為我大唐主持平叛之事。」
當一名大臣率先站了出來後,越來越多的大臣選擇應和他的話語。
這些人簇擁在武皇和李令月的周圍,李隆基則孤零零地站在一旁備受冷落,一時之間,竟讓人分不清他們究竟是李隆基的臣子,還是武皇的臣子。
武皇本就是為平叛而來,在李隆基的朝臣們懇求她接受朝政大事後,她滿意地點了點頭。
「既如此,朕與令月就再為你們忙活一把。李隆基乃引發我大唐動亂的罪人,即日起,廢黜其帝號,將其拘禁在宮中。朝中政務交由朕來處理,一應軍事則交由令月來負責管理。」
「這……未曾聽聞太平公主有軍事方面的才能,將軍政大權交予她,是否太過草率了些?」
周圍的大臣們遲疑著開口。
「無妨,令月去了地下之後,曾跟隨太宗皇帝學習兵法,太宗皇帝曾言,令月頗有他遺風。」
已經習慣了裝神弄鬼的武皇,現在也開始學以致用了:「況且,朕與令月剛從叛軍處過來,對叛軍的情況最為了解。由令月來進行指揮,效率自然更高。」
聽了這番話語,大臣們終於不再說什麼了。
既然太宗陛下都親自認可了太平公主的軍事才能,他們對太平公主指揮的戰役,應該能夠抱有一定的期待吧?
兩位先人專程還陽,肯定不是為了對大唐不利的。
因此,周圍的大臣們很容易便相信了她們的話。
當然,在場之人並不都是忠於大唐的臣子,有些心思活絡的投機者在聽聞大唐即將迎來一場動亂之後,立刻便開始動起了腦筋。
只是,礙於武皇和李令月還在這裡,這些人一時不敢有什麼異動。
他們準備先裝作大唐的忠臣,等武皇和李令月離開了,再做打算。=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