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仙芝等人以逸待勞,急躁的不安的,反而成了安祿山大軍。他們此次叛亂,沒有帶夠糧草,本就是靠著以戰養戰,一路劫掠來維持生計。
現在,他們突然碰到這麼幾個「硬茬子」,打了十天半個月的仗,沒能討到半點好處,他們自然著急。若是再不想點辦法,他們可就要斷炊了。
高仙芝利用叛軍的急躁心理,誘惑叛軍掉轉過頭,去一處小城劫掠。當叛軍抵達那座小城之後,卻發現高仙芝早早就埋下了地雷。
那一戰,叛軍損失極為慘重。
當前線大捷的消息傳到長安城時,許多大臣們一直懸著的那顆心終於放了下來。
此時的他們,以一種全新的目光看著李令月,似乎沒有想到這位公主不僅在政務上有著不容忽視的才能,在軍事方面同樣也這般出眾。
如若當初,她與李隆基相爭,勝出的是她,會如何呢?
一想到這裡,這些大臣們趕忙掐斷了自己的這個念頭,不敢再深思下去。
無論如何,這件事都已經過去了。他們再如何思考,也沒有任何意義了。
這時,李令月屏退了眾人,正在與武皇說私密話。
李令月道:「阿娘,安史之亂就要被平息了。這場叛亂既然是李隆基引起的,自然該由他來終結。」
武皇若有所思地看著李令月:「你是想——」
「將李隆基送去戰場吧。雖然我們及時出面制止了這場叛亂,但在這場叛亂中,仍然死了不少百姓,李隆基他理應以死謝罪。」
李令月道:「該讓他親自感受一下,那些手無縛雞之力的百姓,面對突然襲來的叛軍,究竟是何等恐懼與絕望。」
武皇對於處死李隆基一事並沒有什麼意見。她所考慮的是,處死了李隆基,這大唐江山,究竟該交託到何人手中。
歷史已經證明,他的兒子李亨同樣不行,那麼,李唐宗室之中,如今又有誰能擔此重任呢?
說實話,武皇對於「這個」李唐王朝,並不那麼上心,但她既然來了,還摻和了這邊的事,她自然希望能夠做出最好的選擇,她和令月也算是沒有白白忙活一場。
「你看,那李倓如何?」武皇問。
李家下一代小輩中,她認識的人不多,她只聽李令月提過李倓,知道李倓算是個正直而有血性的李氏子弟。
「李倓他品性尚可,在內軍事方面頗有些才能,只是,比起為帝,他更適合做一名輔臣。」
李倓他爹李亨以及他哥李豫都喜歡重用奸佞,要是讓李倓上位,李令月倒是不必擔心李倓會與奸佞同流合污,不過,就憑李倓那個政鬥水平,李令月是真的擔心李倓會鬥不過奸臣。=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