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武皇以前的作風,誰敢對她心懷怨念,直接殺了就是。這些吐蕃王族本就已經淪為亡國奴,還認不清自己的身份,死了也是活該!
現在,武皇的耐心已經比先前多了不少,但她的耐心是有限的。如果過一陣子,這些吐蕃末代王族依然拎不清,她就不會再顧忌李令月和赤瑪倫的面子了。
吐蕃王族中那麼多的人,都擠在一處,顯得格外擁擠。他們在抵達自己的落腳點時,都懷疑大唐的官員是不是搞錯了。
禮部的官員對他們說:「沒有搞錯,這是從前突厥可汗居住過的地方,現在拿來給諸位居住,也算是對得起諸位的身份。諸位就在這裡好好調整一下吧,幾日後,聖人會接見諸位。」
「聖人對諸位的態度,將決定諸位往後在大周的待遇,請諸位好好想清楚,見了聖人之後該說些什麼,做些什麼。」
吐蕃王族的人聽了這話,不由面面相覷。即使是再遲鈍的人,此時也從禮部官員的話語中,嗅到了一絲不對的氣息。
在說完這番話後,禮部的官員左右環視了一圈,又道:「吐蕃都護的家眷何在?」
吐蕃王族的眾人見狀,趕忙將杜松芒布傑推了出來。
大唐待他們的態度這麼差,這時候突然要找他們的末代贊普,准沒好事兒,他們可不打算替杜松芒布傑受累。
小小的杜松芒布傑被他們這麼一推,一個趔趄,險些直接栽倒在地上,好在一名大唐官員及時接住了他。
這位大唐官員看著吐蕃王族的人像是對待瘟神一樣對待杜松芒布傑,微微皺起了眉。
他一改剛才的強硬態度,輕聲細語地向杜松芒布傑詢問道:「你就是吐蕃都護的孩子嗎?」
杜松芒布傑抬起頭,看著眼前的人:「……是。」
因為這重身份,一路走來,他沒少受到身邊人的排擠和磋磨。他顯然是猶豫了一小會兒,才決定承認自己的身份。
大唐官員對他說:「聖人說了,都護正在為朝廷效力,朝廷不好薄待了她的家眷。你既然是她的孩子,就跟我來吧,聖人另撥了一處院落供你居住。」
吐蕃王族的人眼睜睜看著那名大唐官員牽著杜松芒布傑的小手消失在眼前,好半晌,才終於反應過來。
原來,大唐官員找杜松芒布傑,竟然不是為了拿他泄憤,而是嫌棄這處住所不好,要將他安置到另一處居住環境更好的住所去!
憑什麼啊,憑什麼赤瑪倫靠著出賣吐蕃,可以繼續享受高官厚祿,她的兒子也能靠著她的蔭蔽過上優渥的生活。他們卻只能蜷縮在這處小小的地方,過著下等人的日子?
憤怒和不甘充斥在這些人的心間。
而少數比較敏銳的人,已經隱隱意識到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