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武皇正是要通過這種區別待遇告訴他們,他們現在已經不同於往日。
唯有順應大勢,忠於武皇者,才能過上好日子。對武皇心懷怨望者,必將迎來慘澹的結局。
這數日的時間,對於大部分吐蕃王族的人來說,是一種極大的煎熬。原先李令月手底下的將領對他們客客氣氣,他們尚且沒什麼感覺,現在,當他們察覺到武皇對他們的態度並不友善時,他們才終於慌了神,開始為自己的命運擔憂起來。
反倒是杜松芒布傑,在最初抵達長安之時,心中惴惴不安。在長安住了幾日,漸漸習慣了周圍的環境。
這時,武皇終於發話,準備接見來自吐蕃的降臣。
第137章
含元殿、宣政殿與紫宸殿是大明宮的三大正殿,這三座宮殿在同一中軸線上,分別為大明宮的外朝、中朝和內朝。
按照武皇的習慣,含元殿是舉行盛大慶典的地方,比如元正日(元旦)的大朝會就是在含元殿舉行。
宣政殿是處理國家事務的地方,文武百官平日裡在宣政殿上朝議事,各國使團在抵達長安時,武皇也是在宣政殿接見他們,科舉考試的殿試同樣也在宣政殿進行。
紫宸殿則是武皇召集大臣們商議機密要事之所。能夠進入紫宸殿的,即便不是武皇的心腹,也是極得武皇看重之人。
大明宮的殿基約15米高,高聳的宮殿群對於吐蕃王族們來說蔚為壯觀。無論是層層台階之上的宮殿,還是穿著甲冑穿梭在宮殿之中巡邏的金吾衛,都讓吐蕃王族們下意識屏住了呼吸。
大明宮的宮殿群規模十分宏大,宮中的管理制度也比吐蕃王朝更加森嚴。這些吐蕃王族僅僅站在大明宮的台階下,都從殺氣騰騰的金吾衛身上感受到了莫大的壓力。
吐蕃王族們抵達含元殿時,便經過了一次檢驗。含元殿前的官員既要確認他們的身份和人數,又要確認他們身上有沒有攜帶違禁之物。
當吐蕃王族們穿過含元殿,來到宣政殿前方時,他們又接受了一次同樣嚴格而又細緻的檢驗。
宣政殿前的官員在檢查無誤後,提醒他們:「現在聖人正在與文武百官議事,你們進去的時候注意著些。」
杜松芒布傑聞言,一張小臉繃得緊緊的。他身邊那些本就對武皇生出了幾分敬畏之心的吐蕃王族成員不由愈發緊張了。
為他們引路的官員注意到了他們的異常,不過,這名官員並沒有說什麼。第一次來到大明宮前的外國使臣表現比吐蕃眾人誇張的多了去了。吐蕃眾人僅僅只是有些敬畏和緊張,根本不算奇怪。=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