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頁(2 / 2)

梁帝很快讀完了李度長的策論試題,他自然是知曉出題的難度,李度長雖未援引多少古代女子參政之實例,卻能從當下入手,引導考生思考女子入學堂、參加科舉之意義,題目出得也算有些水準。

試題最後,提出了本篇策論需要深入剖析的幾個問題,包括女子與男子當如何在學堂之中共處、女子入學以及入仕對於婚嫁之事的影響,諸如此類。

「辛苦李卿了。」梁帝緩聲道。

隨即提起硃筆,直接劃掉了最後那些問題.

李度長雙手從太監手中接過宣紙,望著紙上幾道朱紅色的筆跡不知所措。

「咳咳……既是開古今先河之壯舉,便無從以史為鑑。新政實行之種種問題,李卿身為男子,只怕難以顧慮周全,倒不如索性敞開一些,讓他們去發揮吧。」

李度長怔了怔,隨即明白過來,梁帝是怕題目設置的過於細緻,局限了考生們的思維,反而難以全面地分析新政之利弊。

「陛下高明!」李度長拜服於地,同時心中感慨。

被陛下如此一刪減,這篇策論題目除了標題基本啥也不剩了。

如何能不算科舉出題史上的一朵奇葩呢?

……

四月廿一日,京城的朝霞格外鮮艷。

作為殿試考場的安和殿在霞光的映照下愈發顯得氣勢恢宏。

貢生們身著寬袍大袖的襴衫,頭戴黑色方巾,手持名刺,早已默列於安和殿之外。

他們大多神色凝重,有的口中念念有詞,有的則閉目養神,試圖平復內心的緊張。

當然,也有些心態比較好的,正在不動聲色地打著哈欠。

「張兄,敢問上回的殿試起得也這般早麼?」

第237章 殿試,管飯管飽

張柏乃是上回殿試被封停,延到今年才能參加殿試的考生。他又打了一個哈欠,「不曾啊,往年的殿試皆是將近晌午才開始。」

他又將目光投向第三個人,此人乃是被封停了兩回的貢生,如今是第三次站在安和殿之外了,「李兄,可是如此?」

那位李兄點點頭。

「這回的殿試比往年整整提早了兩個時辰,真是奇哉怪也。」

張柏揉了揉眼睛,「興許是禮部的大人想早些回家罷,唉,他們哪裡曉得咱們這些士子們挑燈夜讀之苦……

李兄,能否煩請你給在下兩巴掌?在下實在,實在是太睏倦了……」

李兄搖搖頭沒有理他,兀自轉過身去,默背起文章來。

寒窗苦讀數十年,多少人硯池磨盡,燈火熬干,才終於走到這一步。

隨著安和殿朱紅色的大門緩緩開啟,所有人都不由得微微抬起了目光,似要看清門後那片似遠又近的風景,眼中是難以掩飾的嚮往。

鯉魚躍龍門,萬里覓封侯,只在今朝。

……

安和殿內,覆試之時的桌椅並未搬動,陳設一切如舊。只不過為了防止貢生們在桌上留下記號,本次的座位重新排列。

皇帝並未親臨,燕玉澤自門外走了進來,面上依舊是春風含笑。

周顯清宣讀罷殿試規則,向眾考生們宣布燕玉澤乃是本次的監試王大臣,代天子監考。

考生們跪拜行禮後,各自找到自己的考桌坐下,領取試卷。

周顯清宣布考試開始,眾人研墨,蘸墨,提筆,整個安和殿只聽得見筆觸紙的沙沙聲和硯台研磨聲。

祝瀾按照答卷的習慣,依舊是先向後翻了翻,想看看題目的長度,然而這一翻卻讓她愣住了。

殿試通常來說只有一道策論題,一題中分為四個問題,梁帝從幾位讀卷官擬定的題目中選擇了一道史論題,討論治國是應當內輕外重,或是內重外輕。

然而祝瀾卻詫異地發現,這篇題目就有幾百字之多的策論題目後面,竟然還有一道小題,難怪今日之殿試比往年要提早開始這麼久。

題目很短,還是開放性題目,讓諸位考生暢談對於女子入學新策之見。

開放女子入學,本就爭議頗多,而這位陛下卻不僅能力排眾議,甚至將此事作為科舉殿試之題,來選拔人才。

可謂是用心良苦。

同時祝瀾心中亦有困惑,若女子為帝,著力於實行新政,提高女性地位倒是在情理之中。然梁帝並非女子,究竟是什麼原因竟能讓一位帝王願意打破千百年之陳規,來實行這樣的新政?

祝瀾想不明白,但她能確定的是梁帝此舉並非說說而已,否則便不會有自己、祝青岩等女子今日出現在安和殿之中。=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

最新小说: 回收金手指,從六零開始 大人,我真的會破案 安太歲 瘋山鎖春 穿越者反殺指南 開局就送金手指,知青下鄉贏麻了 在荒野戀綜撩了男配[穿書] 替嫁太子妃 大唐辟珠記 被獻給暴君後我作天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