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原本挨著坐一起, 聊一些開年之後的安排,很快就變成挨著躺一起。
昨天晚上折騰得晚, 尤其是趙淩,說了沒幾句就眼皮耷拉了。
窄小的車廂讓兩人緊緊挨在一起, 呼吸交纏。
回到桃溪巷家裡,趙淩醒過來還不是很精神, 稀里糊塗吃了一頓飯, 本來想著回房去睡,被竇榮硬拉著去花房。
「白天睡太多,晚上要睡不著。」
趙淩沒好氣地瞥了他一眼,往躺椅上一癱:「我晚上睡不著, 你不是正好?」
昨天晚上真的是太過了, 有一種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的豪橫。
問題是他們倆又不是什麼久別勝新婚,過年這幾天都夜夜笙歌好嘛。
冬天的花房裡栽了幾株小黃瓜。
竇榮一進花房就開始翻找小黃瓜,聽到趙淩的話, 不吱聲。
他倒是想,這不是趙水靈不行嘛,唉……
桃溪巷這裡的黃瓜就沒有長老的時候, 也不知道老宅那邊怎麼能留出老黃瓜來的。
家裡其實有兩個小琉璃宮,一個是花房,另外一個種菜的大棚,在靠近廚房那邊。
產量雖然異常高,但也沒拿出去賣錢,自家親友分一分,再給他手下的臨時工們加個餐也就差不多了。
臨時工小弟們的午膳,錢是翰林院出的,飯菜是他直接讓人在家裡做了送過去的。
一來距離近,冬天送過去,飯菜還是熱乎的。
二來也是避免中間商。
他這個項目本來就是勤工儉學,每個月能給這些輪流抄書的學生們吃一頓好的,也算是額外的員工福利。
至於跟著他現在上課的人,正經通過考試招入的十三人也是一樣的餐標,後期通過加塞進來的就沒有了。
畢竟前期的十三個人已經是在吏部登記過了的,屬於在職員工,後面的還得通過考試。
開年上來之後,大量年前公布的調任官員開始陸續交接上任,少量像趙淩這樣的調任也開始公布。
趙淩調任市舶使,全權負責象州市舶司,免除翰林院直院的職務,依舊兼任工部郎中,負責營造造船事務,並封興業侯,食邑瀘陽縣。
前面的任命講真挺不講道理的。
市舶使是從五品,雖說直接隸屬戶部,但也是外放。
免了趙淩一個正五品且是翰林院的官職,給他一個從五品的官,這分明是貶官啊。
不說趙淩這幾年的功勞,就說去年把蒸汽船給搞了出來,直接升四品也不為過,怎麼還貶官了呢?
結果大招在後面,先是負責營造造船事務,連個限定的地區都沒有,限定的造什麼船都沒有,這權力就大了。
接著更是好傢夥,直接封侯!
要知道趙淩是個文官,文官封侯是很難的,更別說是在如今的太平盛世。
興業侯的爵位相當於從三品,食邑還是自己老家,這就相當於直接告訴家鄉父老——快來看,家鄉出了一尊金娃娃!
衣錦還鄉、光宗耀祖八個大字直接懟臉上。
但看看趙淩做過的事情,被封興業侯也算是實至名歸。
官職上面壓一壓,恐怕還是考慮到爵位一下給的太高。
可是官職真的壓了嗎?
市舶使直接負責整個市舶司,雖說是個從五品,但在市舶司就是趙淩的一言堂,不像在翰林院和工部,上頭的領導一抓一大把。
到了市舶司,趙淩可以自己做主。
原先海上對外貿易這一塊確實不受重視,往來的夷人太少,但如今其中的利益有些已經變成實質,譬如各種香料、蔬菜,尤其是玉米。
玉米不僅可以做為糧食,而且可以榨油,可以作為飼料。
要知道大部分的家禽家畜,多少得吃一些糧食,才能長肉。
如今世面上的菜肉價格比往年已經低了一些,普通百姓家吃肉的頻率也高了不少,起碼雞蛋、豆腐之類,也不是只有逢年過節才捨得吃。
對外貿易的量少沒關係啊,質量高就行了。
錦寧關那裡的互市,交易一些馬匹,利益確實高,但權貴家庭多上一兩匹千里馬,能改善普通百姓的生活嗎?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