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話沒說完,她便止住了。
「有了目標,就去爭取吧。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的大道理,我也不用多說。但我想告訴你的是,不要對未來的自己有多少執行力報太大希望——一個月後、一年後、上大學後……沒錯,過來人的話,肺腑之言。」
希望孩子認識到自己的平凡,學會保護自己,不隨意逞能,又害怕這會讓孩子失去探索世界的勇氣。
高松然不免有些擔心,自己對於「認識到自己的平凡、儘早接受挫折教育」的認知,是否有些過於保守,讓楊陶璐這樣本就普通的學生,變得更加唯唯諾諾。
於是,他改換了更加和緩的口氣道:「去找一下胡老師,你沒有任何損失。可能你會擔心你耽誤他的時間,可三中花了錢,請大佬來當評委,目的是什麼?不就是幫助咱們三中的學生更好更快成長嗎?學校的資源,不用白不用。」
確實,除了開口求人損失的一丁點面子之外,沒有任何損失。楊陶璐下定了決心,說干就干!
打聽到了高二年級英語文學創作比賽的時間地點,比賽一結束,她就等在門口。
不知是錯覺還是什麼,胡馳在比賽場所出口見到楊陶璐時,有那麼一秒,他的臉上竟浮現了一絲驚喜神色。
來找大佬的決定下得匆忙,楊陶璐也沒有準備什麼問題請教胡馳,只簡要表達了自己未來的願望,也想走翻譯這條道路。
可胡馳感興趣的似乎遠不止這一點。擔任評委期間,他就觀察到了楊陶璐自己發明的速記系統。
邀請楊陶璐坐回了會場評委席,胡馳回答了她的問題,還誇她記性好、反應快,但更多的讚美,都圍繞楊陶璐做筆記的能力展開。
「這個句子那麼長,你居然用三個符號就能表示,後來複述的時候還能記得一清二楚……哦,原來是這樣,你的縮寫邏輯竟然這麼奇特……」
從禮堂出來,楊陶璐的腦子還有些懵。
兩人的對話,與其說楊陶璐在向大佬請教「想當翻譯該做什麼準備」的一些列問題,不如說胡馳一直在鑑賞楊陶璐做筆記的方法。
當楊陶璐終於找到機會告訴胡馳,她是來請教,如果想成為翻譯需要學習什麼技能時,胡馳眼中的驚喜更盛,忽然說:「楊同學,你的速記能力,以及在短時間內處理大量外語信息的能力都很強。我覺得你不光有成為一名優秀翻譯的潛質,更可以考慮往同聲傳譯方向發展。」
同聲傳譯?自己剛開始展望翻譯的工作,大佬就把自己的天花板拎到這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