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頁(1 / 2)

鳳凰擺盤不少見,岳寧最喜歡用龍鳳,黃瓜、胡蘿蔔,成天雕刻成鳳凰形狀,葷素搭配的拼盤也不少見,就像陸培德這樣,一葷一素意境悠遠的搭配,蝦片做成的富貴花開顏色艷麗。當然也有一大堆食材拼在一起的什錦拼盤。

怎麼說呢!就這個彩鳳,還沒嘗味道,就這個形狀,就足以讓大家驚艷了。

「給觀眾也看一下吧!」楊裕合說。

這道菜又被端了下去,給觀眾們看。

大家都知道這場會很好看,但是從來沒有想過張駿明可以勝陸培德。

無論在誰的心裡,陸培德和岳寧才是南北兩派粵菜的傳人,他們倆之間才是高下難分。

現在這道涼菜出來,就憑這個擺盤,張駿明都可以勝出一籌了。看起來還真是,誰能奪廚王,還不一定呢!

第178章 張駿明和陸培德的比賽(中)

這盤大涼菜出來沒多久,寶華樓上了一盤小而樸素的涼菜。

小瓷盤裡橘紅色海米和白色半透明的豆芽配上翠綠的香菜杆,熗拌在一起,極致的簡單,卻讓人看著清爽有食慾。

鏡頭對準四道涼菜,本來重頭菜都是放在熱菜,今天涼菜的競爭就已經白熱化。

寶華樓是繁複和簡約的搭配,陸培德這裡是清雅和華麗。

楊裕合夾起一片鳳尾上的紅色鴨脯,吃進嘴裡,鴨肉細嫩,香味醇厚卻沒有蓋過鴨肉,他說:「這是你們店裡重慶白滷鴨的配方?」

「是,加了紅曲粉調色。」張駿明點頭。

這隻鳳凰有九種顏色不同的食材,評委們一樣一樣嘗下來,從脆香的野雞卷到有嚼勁的滷牛筋,粉糯鹽水豬肝,鮮香的肉蛋卷……

「你這等於是做了十個涼菜。」楊裕合說。

「沒說不行吧?」張駿明問。

「當然可以啦!」

張駿明看向岳寧說:「這個主意是寧寧出的,陸大廚雖然有寧寧搭班,但是寧寧被限制在只能切配洗,陸大廚一個人不可能做特別複雜的菜,我們就來個特別複雜的。」

他又得意地說:「我們這裡,雖然以我的名義參賽,但是阿星的手藝比我高,他的刀工本來已經是寶華樓第一了。而且他在內地的時候,背了很多菜譜,只是沒有人很好指點他。來了港城,有我師傅和寧寧,還參加大賽,他做菜的手藝越來越高。這道菜,野雞卷和牛筋都是他做的,切和裝盤也基本都是他。等下那道『年年有餘』,你們可要仔細看了。」

「馬大廚,等下可要看你了!」主持人跟馬耀星說。

馬耀星一直認真地配合張駿明,他希望張駿明能拿廚王,不是因為這個廚王的榮耀,而是他們在大賽上走得越遠,寧寧就會花更多的心思在他們倆身上,跟他們一起研究做菜。

阿邦想多炒菜多掙錢,羅國強想要證明他是國廚後人,他就想學做菜,做好菜。

這幾次參賽,他基本上不發言,現在話筒到他面前,馬耀星手足無措,憋出一個字:「嗯!」

陸培德的兩道涼菜已經夠出色,但是寶華樓這道菜,無論是口味還是刀工還是擺盤都足夠出色,綜合評分後,這一場他落後了,還落後了好幾分。

完全不像前面兩場,陸培德碾壓式的勝利,而且張大廚讓大家仔細看『年年有餘』。這下大家對下面熱菜比賽期待感拉滿。

張駿明去水產那裡要了一條去鱗去腮,不去內臟的大黃魚,陸培德要了去內臟不去魚鱗的六條小鯽魚。

張駿明把大黃魚拿了回去給馬耀星。

馬耀星先用筷子從魚嘴裡伸進去去掉了魚內臟,拿出一把一尺長,兩指寬的竹刀。用這把竹刀對比了一下魚身。

「灌湯大黃魚?」何大廚問道。

「肯定是了。」楊裕合說道,「這道菜也算是寧宴的招牌了。黃魚去骨雖然難,但是總比鴿吞翅的乳鴿拆骨簡單吧?」

果然馬耀星開始拆骨,他竹刃緊貼魚身,刀尖在魚頭與魚身連接處輕輕一划,精準地切斷魚骨與魚頭相連的關節,他再沿著魚骨與魚肉相連的部位,緩緩推進刀刃,保證將魚肉與魚骨完整分離,又不會劃破魚皮。

當一側魚肉與魚骨完全分離後,大廚小心地將魚翻面,用同樣的方式處理另一側。此時,黃魚的魚骨已大部分與魚肉脫離,僅在魚尾處還稍有連接。馬耀星手指壓住魚尾,竹刃切斷魚骨和魚尾的連接。完整的魚骨被抽了出來,放在了盤子裡。

馬耀星把一杯蔥姜水倒入拆骨後的黃魚里,黃魚果然滴水不漏。

「張大廚和岳寧都在黃鱔去骨。兩家都要做炒軟兜?」專業評委何大廚問。

「應該是吧?」楊裕合點頭。

「為什麼把炒鱔魚叫炒軟兜?」許樂梅問。

楊裕合再次賣弄起他廣博的學識來:「有這個麼傳說,乾隆年間,黃河奪淮入海,洪水泛濫。乾隆的貴妃娘娘之父,高斌任河道總督,正在總督府辦鱔魚宴,剛好聖旨到了。乾隆十分著急災情,聖旨里有一句「吃不了,兜著走!」,那廚師聽了,想著皇帝還能把老丈人怎麼了?還能讓高大人硬兜了?剛好在做炒鱔魚,就把這菜叫『炒軟兜長魚』。」

最新小说: 小哭包被暴躁竹马捡走后 被分手后,乖绵羊爆改狼崽玩强爱 重生bug修復中[快穿] 我是主角受早死的夫君 前夫處處護青梅,重生改嫁他急了 八零:腹黑軍官讀我心後淪陷了 抱到重生嫡姐大腿後 古言短篇4:囡囡 春色燒骨 君子懷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