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片子被台灣的一家電視台轉播後,台灣觀眾的關注點不在大賽上,而是那隻布袋鴿,都想著好想吃啊!
那位名嘴看了後,不免惋惜地說:「看起來這位陳錦瑩大廚做得確實還不錯。但我們台灣厲害的大廚太多了,以她的水平在台灣很難出名,去港城倒也好。大家要是想吃布袋雞,沒必要捨近求遠,可以去德祥大飯店。陳德祥大師是魯菜泰斗,他的兒子陳錦龍完全得了他的真傳。」
其實不用他說,大家也都想到可以去德祥大飯店嘗嘗。
原本上座率能達到七八成的德祥大飯店,預定電話瞬間被打爆。
面對這看似火爆的景象,陳家父子卻有苦難言。
陳錦龍整雞拆骨的成功率基本只有一半左右,而且這一半在後續炸制過程中,還有爆皮的概率。十隻雞大概只能成功做出三四隻。
這只是其中一個難題,更麻煩的是,他拆雞骨的手藝欠佳。以前陳錦瑩二十多分鐘就能拆好一隻雞,師徒倆完成每天限量供應的十隻布袋雞,也要花費不少時間。可如今他拆了又廢,廢了再拆,一整天都在拆雞,卻連兩三隻雞都做不出來。現在前來預定的客人,都點名要布袋雞,可雞在哪兒呢?
更何況還要做其他菜,平時不好好教徒弟,導致後廚的徒弟們,普通菜品還能應付,一遇到有難度的就不行了。只能由陳錦龍自己下廚,可即便他做,老顧客還是能吃出來味道不對。
陳德祥的手已經不太靈便了,看著兒子笨手笨腳的樣子,他心急如焚卻又無可奈何,急火攻心之下,破口大罵:「跟你說過,我留下你五姐,都是為了你!現在她走了,你自己看看,你能撐起這家店嗎?」
自從父親回來後,每次看到後廚忙亂的場景,就會責罵陳錦龍。陳錦龍自認為脾氣不錯,可此時也忍無可忍,扔下手裡的雞,吼道:「夠了吧?你捨不得她走,可她願意留下嗎?她是處心積慮要離開。現在倒好,全都怪到我頭上。」
「我還不是為了你?」
「得了吧!」陳錦龍怒吼,「整天說為了我,為了我。我就得事事聽你的。」
陳德祥真的是欲哭無淚,他一心只為這個兒子好,可最後兒子卻這樣說他?
氣得頭暈目眩,只能走進辦公室坐下。他拿起桌上的菸斗,這菸斗還是女兒買給他的,一想到她處心積慮地欺騙自己,頓時恨得將菸斗砸向牆壁。
他靠在椅子上緩了緩神,再這樣下去,他還沒死,這家飯店就得先倒閉了。他拿起電話給老友打過去,電話接通後,他說道:「裕泰,求你幫我把錦瑩從港城帶回來。」
電話那頭沉默了許久,傳來聲音:「德祥,我們認識三十多年了。不是我不幫你,實在是我無能為力。前天早上,陳躍雄請我喝茶。你猜我見到了誰?」
「誰?」
「港城碧血幫幫主葛耀武。這碧血幫原本在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活躍,十五年前,新加坡開始打擊幫派,他們便遷往港城,如今已是港城的三大幫派之一。陳躍雄在東南亞和澳大利亞就是和葛耀武合作。葛耀武這次親自飛了一趟台北,為的就是你女兒師徒。」
「啊?」
「他只有一個要求,任何人都不許動你女兒師徒一根毫毛。」張裕泰解釋道,「葛耀武當年抗戰時曾在滇緬公路運送物資,與南洋余家的余嘉鴻是生死之交。那時也受過喬啟明的接濟之恩。要不是這些交情,他在港城也不可能混得這麼風生水起。德祥,算了吧!」
「我知道了。」
陳德祥聽著聽筒里傳來的「嘟嘟嘟」聲,拿著聽筒呆愣在原地。
這時,一個人出現在門口,說道:「老闆,前廳客人鬧起來了。」
兩人快步向前廳走去,一位西裝革履的中年客人看到陳德祥過來,說道:「你們陳老闆來了,讓他來說說,這就是你們德祥的油爆雙脆?」
陳德祥走上前,客人指著盤子說:「陳老闆,你瞧瞧這肚仁和腰花,毫無脆嫩之感,調味也寡淡得很。我在德祥吃了十幾年,從沒吃過這麼差勁的油爆雙脆。」
這時,陳錦龍也從後廚走了出來,他的手指在圍裙上不自覺地攥出了褶皺。這道菜本是他父親的拿手絕活,以前陳錦瑩在時,總能把肚腰處理得脆嫩可口,芡汁勾得透亮。而他因為沒控制好油溫,導致食材變老。
「陳老闆,到底怎麼回事?我上一次來,菜品還好好的。就隔了半個月,今天我點的也都是你們的招牌菜。且不說這油爆雙脆,肚條像橡皮筋一樣,就連這油燜大蝦,也做得不行。甜味過重,鹹味又不足,蝦油也沒被燒出來。德祥就好像換了主廚一樣。」
周圍食客的目光紛紛聚焦過來,陳錦龍的耳尖瞬間漲得通紅。
食客中有慕名而來的新顧客,也有在這裡吃了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老顧客。=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11_b/bjZNx.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