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道川菜,燈影魚片。」
金先生對著話筒介紹道:「燈影魚片,顧名思義,就是這個魚片要薄到透過燈光。這是一道極為考校廚師刀工的菜品。今天,張大廚也是在展現刀工,佛山的醞扎豬蹄,最難的就是拆豬蹄骨頭,通常一個專門做醞扎豬蹄的廚師,一天也做不了十幾個豬蹄,短短二十分鐘,張大廚已經把四個豬蹄全都拆好了,這個功力到家了。」
只見張大廚把豬蹄骨上的肉和蹄筋都剔了下來,因為是帶了小蹄髈,所以肉還不少。他倒入調味料醃製剔出來的肉。再把鹹鴨蛋敲開,取了裡面的蛋黃。
他的徒弟拿了一把稻草出來,浸泡在清水裡。
主持人說:「記得去年這個時候,張大廚參加首場比賽,拿的是粽葉和稻草,今天您沒拿粽葉就拿稻草了?」
「上海是江南水鄉,自古種稻米,常用稻草來扎肉,扎粽子。」張大廚邊說,邊把蛋黃放中間,肉和蹄筋儘量包裹住蛋黃,不讓蛋黃裸露出來,最後用豬蹄皮卷緊,再用稻草緊緊地捆住豬蹄。
四個豬蹄紮好,他將豬蹄放入鍋里,加上調料和帶來的老湯燉煮。
陳錦瑩那裡魚片也已經片好了,吳志海正把魚片放進烤箱。
主持人問他:「吳大廚,你這是?」
「要把魚肉收干水分,等下炸的時候,才晶瑩剔透。」吳志海說道。
主持人往陳錦瑩那裡看去,陳錦瑩正在把吳志海已經處理乾淨的牛蹄,用張大廚一樣的辦法,剔除牛蹄里的骨頭,留下一層皮,她再把牛蹄骨上的肉和蹄筋細細地剝離出來
觀眾傻眼了,今天兩位大廚是撞一起了?做一樣的菜?只是一個用豬蹄,一個用牛蹄?
第303章 龍鬚鱖魚
主持人趕忙把話筒轉向陳錦瑩:「陳大廚,您這是要做醞扎牛蹄?」
「當然不是。大家可還記得,我還在台灣的時候,那場直播。」陳錦瑩開口問道。
「記得。」
那一次寧宴和德祥大飯店一起直播,可這與牛蹄有何關聯?德祥大飯店在直播里可從沒做過牛蹄。
「那一次我做了一道扒熊掌。」陳錦瑩說著,把牛蹄和肉放進鍋里煮,「那個熊掌是從日本空運到台灣的,可我做的時候,發現那熊掌膻味極重,無奈之下只好用了很多香料去掩蓋。實際上,好吃的熊掌,首要條件就是原料好,得是沒有膻味的熊掌。遇到有膻味的熊掌,概率大概是一半對一半吧?寧寧說,為了吃一隻好吃的熊掌,去碰這個概率,實在不值得。但扒熊掌又是中國宮廷菜里最負盛名的一道菜。所以陸大廚就用氂牛蹄來做賽熊掌。我今天就來做這道賽熊掌,陸大廚做的是紅扒,我來做白扒。」
大家聽後,都記起有這麼一回事。
另外一邊,張大廚面前擺著雞、蝦、毛豆、鮑魚、鴨舌頭等食材。
「張大廚,您這是要做什麼?」
「我們上海,什麼都能糟,我做糟鹵六拼,寓意六六大順。」張大廚樂呵呵地說道。
陳錦瑩這邊也是擺滿了各種食材,讓人看得目不暇接。
最緊張的並非兩位比拼的大廚,而是岳寧身邊的何塞。他首次來到港城,此前對中餐了解甚少。這次岳寧去里昂,做的燉煮菜餚,甚至做法與法餐接近的越南紅燒牛肉。今日他才算是真正見識到了中餐頂級廚師的較量,此時兩位大廚的準備工作已接近尾聲。
此時,鏡頭聚焦在陳錦瑩身上。她正全神貫注地處理著那片已經切好、經過低溫烘烤去掉水分的魚片。魚片薄如蟬翼,在燈光的映照下近乎透明,仿佛輕輕一碰就會破碎。陳錦瑩小心翼翼地從盤中拿起魚片,將其輕輕放入已經預熱好的油鍋里。
隨著「滋滋」的聲響,魚片瞬間與熱油接觸,表面的水分迅速蒸發,發出輕微的噼啪聲。魚片在油鍋中迅速變色,原本淡淡的色澤逐漸變得晶瑩剔透。陳錦瑩用筷子輕輕翻動著魚片,確保每一處都能均勻受熱,炸至完美的狀態。
陳錦瑩迅速將魚片撈出,放在一旁的漏勺中瀝乾油分。此時的魚片更加晶瑩剔透,宛如一片透明的玻璃。
陳錦瑩拿來秦椒麵和四川辣椒麵,把粗細兩種辣椒麵摻勻,撒上鹽、芝麻和花椒粉,又舀一勺白酒緩緩澆進去。酒液滲進辣椒麵里,將辣椒麵打濕。
她往鍋里倒入菜籽油,等油溫升高,把案板上的蔥姜蒜和香菜根放入油鍋里,等蔥葉、香菜葉變成褐色,陳錦瑩抄起漏勺,把蔥姜蒜香菜撈得乾乾淨淨。她換了鐵勺,舀起一勺滾燙的熱油,懸在辣椒碗上方。熱油沖入辣椒麵里,「滋啦」一聲,碗裡的辣椒麵沸騰起來,香辣氣息直衝人鼻腔,讓人忍不住打噴嚏。=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11_b/bjZNx.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