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頁(1 / 2)

「宋御史算得上知己。」

「那豈能跟後宅主母相比,老奴不求別的,只盼郎君能早日遇到一個貼心女郎,別再形單影隻。」

李珣揉了揉眉心,任由他在耳邊嘮叨。

老陳一邊替他整理衣著,一邊碎碎念,誰知李珣忽然笑了起來,老陳困惑問:「郎君笑什麼?」

李珣一本正經道:「我若把後宅挖出來種地,得挖多久?」

老陳:「???」

李珣不理會他的錯愕,戴上官帽出去了,臉上一直帶著笑容,因為他冷不丁想到了一個有趣的畫面——林二娘在晉王府開荒種菜。

晉王府三十多畝地,夠得她挖了。

第51章 二娘再上公堂

話說京兆府接了林秋曼的訴狀後接連幾天都沒有音信,她知道中間肯定是有審查流程的,但速度實在太慢,為了催化進程,她讓王大娘在市井中散播輿論。

先前與韓三郎對簿公堂的和離案看得人大快人心,市井百姓聽說林二娘要替袁娘子打通姦案的官司無不津津樂道。

這不,茶館裡的眾人議論紛紛,一郎君道:「這個林二娘,還真有點意思!」

另一桌的客人接茬道:「好好的一個官家娘子,竟做起了訟棍的勾當,也不怕丟人。」

「嗐,聽說那袁娘子是被冤枉的,倘若林二娘真有本事替她洗清冤屈,倒也是大功一件。」

「俗話說捉姦拿雙,人贓並獲的案子怎麼洗得清?」

「你們可有聽說什麼時候開堂審案嗎,若是得空,某也去湊熱鬧看看。」又道,「先前林二娘跟韓三郎對簿公堂,很是厲害,這次袁娘子的案子,定然也有看頭。」

茶館裡吵吵嚷嚷,人們暢所欲言,就袁世蘭的案子一傳十,十傳百,猶如野火般燒了起來。

根據流程,京兆府是要拖延幾日的,結果輿論鬧了起來,他們為了把熱度壓下去,開始著手複查袁娘子的案子,以便儘早了結。

待到開庭審案那天,京兆府衙門口圍了不少人,都是來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八卦群眾。

林秋曼上過兩回公堂,已經輕車駕熟了,她無比淡定地跪拜坐在案桌後的京兆府尹賀倪。

賀倪面無表情地看著她,想到那日被晉王訓斥的情形,心想她遲早會翻車。

按說訟師這類人深得官員痛恨,若是前朝,壓根就不能上公堂替事主辯護的,只能在底下出出主意。

也是在前幾年訟師才開始登堂與官員爭論辯理。

官員厭憎訟師,痛恨他們挑訟,這違背了理想中的無為而治,故挑訟者,不論是非對錯,先打三十板再論。

當然,如果最後官司輸了,那板子就打得更厲害了。

但現在賀倪不敢打林秋曼的板子,她有華陽府撐腰,還是給自己留條後路為好。

言歸正傳,先提原告。

袁娘子被帶上公堂,她穿著囚服,形容消瘦,明明才二十出頭的年紀,卻好似一朵風乾的乾花,精氣神兒全無。

賀倪一拍驚堂木,肅穆道:「袁氏,我且問你,嘉和四年臘月初九,你與蔣家家奴彭阿牛私通,被你丈夫蔣彪人贓並獲,可是屬實?」

袁娘子紅著眼眶道:「京兆,奴冤枉!」

林秋曼拜禮道:「京兆,事發當時袁娘子被人贓並獲不假,然,卻有內情隱藏。」

賀倪:「且說來。」

林秋曼嚴謹道:「事主袁世蘭乃襄州人氏,娘家家底頗豐,嫁給蔣彪時曾帶大量陪嫁入門,里正那裡有嫁妝底根可證。」說罷把袁世蘭的嫁妝清單呈上。

衙役上前接過送到賀倪手中。

林秋曼繼續道:「袁娘子初嫁進蔣家,夫妻還算和睦,但後來蔣彪本性難移,吃喝嫖賭樣樣精通,還時常打罵袁娘子。夫妻二人生了嫌隙,直到袁娘子因蔣彪暴力導致小產,便鬧起了和離,這是前因。」

「可有證人。」

「有,鄰里柳大娘,任娘子等人可作證。」

「傳。」

街坊鄰里柳大娘等人被帶上堂來,賀倪問道:「那蔣彪與袁世蘭可是不睦?」

柳大娘恭敬道:「回京兆,蔣郎君遊手好閒,性情暴戾,街坊鄰里皆知其脾性。奴倒也見過幾回袁娘子被他暴打的情形,好像是蔣郎君賭輸了錢,袁娘子去攔他,二人發生口角,隨後袁娘子被拳打腳踢,當時奴和任娘子還去勸過。」

任娘子也道:「奴就住在蔣家隔壁,蔣家時常發生爭執,天天吵,日日爭,小兩口鬧和離愈演愈烈,這些情形,奴可以作證。」

接著她們又說了一些蔣家的日常和蔣彪的為人,均錄下了口供為證。

衙差把口供證詞奉上,賀倪仔細查閱,確定無誤後,才讓她們退下。

最新小说: 喚春 爭鸞 汴京市井發家日常 無限流天賦抽到狐狸精怎麼破 恐怖屋的經營日常 貓貓我?可人貓殊途啊喂[娛樂圈] 雄蟲的嬌夫修煉手冊 他是異種們唯一的撫慰劑 重生娃養我日常[年代] 逃荒有空間,大佬全家種田吃肉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