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娘子問:「我們是受過林二娘恩惠的人,願意為她請命,你們又是因為什麼原因來加入的?」
其中一人答道:「林二娘頂好的小娘子,我就是看不慣邊上那些人對你們指指點點。」
另一人道:「阿娘叫我來的,她年紀大了,叫我來替她!」
「奴喜歡林二娘打的那些官司,特別是任娘子的休夫案,聽得大快人心,奴想她繼續上公堂打官司!」
任娘子笑道:「我便是休夫案的任娘子,丁三郎吸我的血忒不要臉!」
那女郎立馬跑過去同她八卦起來。
昨兒馬縣令還沒把這群娘子當回事,結果隔了一夜竟然發展到了一百多人的小團體。
他頓時頭大如斗,光查林二娘的案子就已經費腦子了,這會兒外頭又圍了這麼多女郎請命叫喊,擾得他煩不勝煩。
最後馬縣令坐不住了,親自出去探情形。
眾人見他出來,紛紛高聲道:「請明府明查林二娘殺人案,還她清白!」
馬縣令安撫道:「本官已經在追查真兇,大家別在這裡嚷嚷,都回去吧。」
周娘子道:「在案情沒有水落石出之前,我們不願意回去!」
「對!我們要一個案情交代!」
面對女郎們的七嘴八舌,馬縣令感到糟心,不想再跟這群無知婦人費口舌,自顧進去了。
下面的人問他怎麼辦。
他不痛快道:「就讓她們鬧騰吧,只要沒出亂子,就不用管,若是發生衝突,便去維護秩序,莫要出現傷亡。」
只是誰都沒有料到,這場請命在周娘子的帶動和華陽的策劃下,每天人數激增。
從最初的三十九人,到一百多人,再到兩百多人,整個華陽館裡的學藝娘子全都自願去加入她們,從而帶動其他街道的女郎們湧入。
僅僅四日,就增加到了近五百人。
隨著團體成員的增多,帶動女郎們加入就愈發容易,甚至還有郎君心疼自家媳婦兒,特地在一旁撐傘的。
剛開始圍觀的眾人會攻擊她們,漸漸的,便沒有人敢發聲了。
一旦誰敢罵人,這群弱女子集體罵他。若是太過分引得眾怒,遇到脾氣不好的女郎,直接上手去揍人,所有女郎群體揍人。
整個團體全都擰成了一條繩,誰都不敢來招惹。
待到林秋曼入獄的第六日,李珣才辦完公務回京。剛下馬進府,就聽朱大娘說了林二娘的事。
李珣還以為自己聽岔了,偏過頭看她,「人贓並獲?」
朱大娘道:「可不是嗎,這會兒林家的主母來求人了,郎君要見嗎?」
李珣邊走邊道:「帶她到書房來。」
朱大娘應聲是。
老陳忍不住道:「這個林二娘還真有本事,竟捅了這麼大的簍子。」
李珣倒未放在心上,只道:「她若哪天老實了,那才叫有本事。」
老陳:「……」
周氏忐忑不安地由朱大娘領去了書房,李珣站在桌旁倒水喝,她畢恭畢敬跪禮。
老陳扶她起身,說道:「您莫要心急,有什麼事慢慢說。」
周氏有些緊張道:「二娘這孩子闖了大禍,四郎打聽過,說是殺了人,且還有人親眼所見。我怎麼都不信她會殺人,故來求殿下,替二娘做主查清案情,為她主持公道。」
李珣問:「是什麼時候的事?」
周氏:「已經有六日了。」
李珣放下杯盞,「案情的進展你們可清楚?」
周氏發愁道:「聽說很棘手,是密室殺人,當時蓮心和徐婆子親眼見到二娘手裡拿著一把刀把秦娘子捅死了。」
李珣半信半疑,「就她那破膽子,敢持刀捅人?」
周氏紅眼道:「二娘說她沒殺人,可是當時屋裡就只有她和秦娘子,問她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她也雲裡霧裡的。」
怕她情緒激動哭哭啼啼,李珣趕忙道:「我明兒去趟府衙問問她,今日天色不早了,陳管事先送你回去,如何?」
周氏急道:「可是……」
老陳:「我家郎君既然發了話,林二娘就不會有事,只是有些流程還是得走的。」
周氏這才放心下來。
老陳做了請的手勢,她又行了一禮,由他送了出去。
一路風塵僕僕奔波,李珣去泡了個熱水澡,出來時聽到朱大娘說賀倪來了。
他穿著褻衣坐到屏風後,由朱大娘絞頭髮。
賀倪隔著屏風把林二娘殺人案匯報了一遍,聽起來很複雜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