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珣安撫道:「陛下無需太過憂慮,拿不定主意,就問政事堂的宰相們,多問,多觀察,不會的便開始學。」又道,「陛下應該試著學會長大了,臣不會永遠都守在陛下身邊,若是臣將來戰死沙場,大陳百姓還需陛下守護。」
「五皇叔……」
皇帝不由得紅了眼眶。
李珣握住他的手,「先帝的託孤血書還在晉王府供著,臣不會干大逆不道之事,更不會食言,望陛下將心比心,勿要再受他人蠱惑挑唆。」
皇帝抹淚點頭。
李珣輕聲道:「陛下是大陳的希望,大陳的脊樑,臣這一去,生死未卜,若是沒能回來,陛下也無需難過,臣是馬背上的人,馬革裹屍才是最好的歸宿。」
皇帝熱淚盈眶,「五皇叔,朕錯了。」
李珣摸摸他的頭,「十五歲,也該長大了。你父親十五歲時便能獨當一面,你不會比他差。」
聽了這番話,皇帝內心激動難平。
他到底年幼,未經世事,三言兩語就被李珣哄得丟盔棄甲。
從皇宮回去後,李珣換了一身常服,對老陳道:「去把託孤血書取來。」
不一會兒老陳把東西送來,李珣接過,說道:「去華陽府瞧瞧。」
華陽正準備出門,見他來了,便又折返回去。
老陳在外頭守著,二人在房中商事。
李珣把託孤血書放到桌上,華陽皺眉問:「這是什麼?」
李珣:「託孤血書。」
華陽愣住。
李珣繼續道:「今兒我在承陽殿把大周使臣給殺了。」
此話一出,華陽震驚道:「你瘋了!」
李珣淡定道:「我沒瘋。」頓了頓,「這一仗遲早得打。」
華陽忐忑地站起身來回走動。
李珣自顧說道:「我請命帶兵出征,聖上允了,只是我這一走,後方無人監管聖上,他到底年幼,又未經世事,我始終不太放心。」
華陽擰眉道:「你什麼意思?」
李珣坦然問:「阿姐可信得過五郎?」
華陽不客氣道:「你比狐狸還狡猾,我不信你。」
李珣失笑,「可是五郎卻信阿姐。」又道,「你在五郎與皇室之間一直保持中立的態度,五郎很是欣賞,五郎信你,聖上也信你,你是最適合監國的人。」
華陽吃驚道:「你瘋了,我一介女流,去監什麼國?!」
李珣:「阿姐此話差矣,你雖是女郎,卻見過大場面,鎮得住場子。我帶兵出征,聖上耳根子軟,我怕他受人挑唆亂了後方,一旦後方出了亂子,那前線的將士皆要遭殃。阿姐定然不想做那亡國奴,也不願看到大陳基業敗在聖上手裡。」
華陽沉默。
李珣繼續道:「阿姐十五歲和親北獠,沒有人比你更清楚大陳這些年走過來的風雨。你跟著它痛,跟著它樂,定然也知道當初父親的遺願。我如今出征,皆是想完成他未走完的心愿,你可願與我共同去實現父親的夙願?」
華陽的心情頓時變得沉重起來,喃喃道:「我對朝政一竅不通。」
李珣:「阿姐若有不明白的地方,便問宋致遠,他們知道。」又道,「我願意請命出征,是因為把後方交到他們這幫人手裡放心,因為他們跟我一樣,平生的願望便是把大周打下來。」
華陽怔住。
李珣:「我曾跟阿姐說過,不是志同道合的人,我是不屑去拉攏的。姜閣老,英國公,王尚書,這些人都是大陳的棟樑。他們當年皆是跟著父親走過來的人,他們並非對我李珣忠誠,他們忠誠的是能讓大陳強盛繁榮的人。」
「這些人每一個都有宏圖志願,我能與他們走到一起,因為我也想大陳強盛繁榮,而不是像曾經那樣風雨飄搖,需要犧牲女人和珠寶才能去尋求安定。」
「阿姐你比我出生得早,陳國一路走來的艱難應該比我看得更多,我不想李家先祖辛苦打下來的基業毀在我們這輩人手裡。」
「聖上軟弱,我是不信他的,可我信你,在他搖擺不定,聽信他人讒言時,你可以拿著託孤血書去敲打。只要他不出岔子,宋致遠這些人便不會生出二心,唯有他才是他們的定心丸。」
「前方將士需要這顆定心丸,他們需要後方穩固,而你,能給他們安定。」
華陽望著桌上的託孤血書陷入了沉思中,隔了許久後,才道:「你就不怕我出岔子?」
李珣淡淡道:「不怕,你身上流著皇族的血,若是皇室出了岔子,你也會跟著遭殃。」又道,「你能替女郎們謀出路,便是心懷天下百姓的,比誰都希望後方穩定。再加上你不是男兒身,我無需擔心你掌權,因為世道會對你口誅筆伐,容不下你。」
華陽被這話氣著了,指了指他道:「你……」
李珣:「你是最適合鎮守後方的。我孤家寡人,若是戰死沙場也無牽無掛,只要我一想到後方有你和宋致遠這幫人守著,便能徹底安心,就算我折在了大周,也是不怕的。」=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